一曲颂扬传统孝德的凄美之歌— 读长篇小说《寒妈传奇》

一曲颂扬传统孝德的凄美之歌— 读长篇小说《寒妈传奇》

新闻来源:普宁市文化馆 发布时间:2015/6/16 11:44:26

  据清乾隆《普宁县志》等志书所载,寒妈传奇故事在潮汕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广东南方梅园生态村的投资开发者,注重发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广纳能人编写创作《寒妈传奇》长篇小说,并拟办潮汕特色文化长廊,足见投资开发者的睿智和远见卓识。放眼中外成功的旅游业,无一不是与文化紧密结缘的,尤其是与地方历史文化的相得益彰的有机契合,这必将产生无穷的文化旅游魅力和利好的旅游商机。 
  《寒妈传奇》是王添生运用章回体结构形式而创作的长篇传奇小说。该书由原中共普宁市委书记陈声亮作序,著名词曲家、广东省作协副主席陈小奇题签书名。小说以发生于明初洪武至宣德年间60余年的潮汕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书生韩康年一家悲欢离合的故事为主线展开情节,最终以儿媳萼美(后人称“寒妈”、“寒婆”)于雨雪天越云落径为婆婆送寒衣冻死径中为尾声结束故事。全书共分93节,约20余万字。 
  作者的创作准备是充分的,创作态度是严谨的。很显然,作者是通过详查潮汕旧县志、府志中的大量历史传说、历史事件记载通盘深思熟虑、甄别而谋篇布局,合理巧妙构思故事展开情节的。我们都知道,普宁的寒妈传说是有“古版本”的。据乾隆《普宁县志》所载,“寒婆径”原名云落径,因孝妇送寒衣为家婆御寒冻死径中,故易名。又据该县志载,康熙三十五年(1697)在此径建“寒婆径汛”(即兵营)和“寒婆径望楼”。据此,可以推断,云落径易名为“寒婆径”的时间是康熙三十五年或再早之前,那么,寒婆的传奇故事发生流传的时间也应在公元1697年或再早的年代了。该传奇小说把故事发生的年代定于明洪武至宣德年间,基本符合“古版本”所容许追溯的时间段。再者,不管故事人物场景情节如何重新构思,最终能与“古版本”孝妇送寒衣越径冻死有机呼应,是作者创作这部历史传奇所应慎密把握的两个基本点。正因为作者较为合理的把握,既保留了“古版本”权威的可信度,观照了久远的群众膜拜基础,又增强了作者创作空间大胆展开的定力和自信力。 
  本书故事脉络清晰,情节迂回曲折,不落俗套;谴词造句老练,行文流畅简朴。主要人物韩康年,其子廷辅,其媳萼美;及至一些衬托人物如潮阳知县赵仔,乡贤周文辉等的描写塑造颇为逼真动人,凸显人物性格情怀。把一个原本不足百字的“古版本”民间传说,编写成一部有众多人物,故事跌宕起伏,可读性较强的丰厚之作,足见作者驾驭传奇小说的功力和花费的心血。尤其是本书巧妙借助当年发生于潮汕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情景,有机地贯串于故事情节发展之中,使其更充满传奇色彩、更具浓郁的地方特色,更具厚重的历史感、真实感、亲切感。这是一部较为成功之作,是一曲颂扬中华传统孝德的凄美之歌,是开发普宁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的一个良好开端。 
  对于这部小说创作,提几点小建议。一是作为整个故事的“压轴”章节第八十七节“送寒衣萼美归天”,笔力尚不够、份量尚单薄,应予以浓墨重彩的抒写刻划,应增强大雨雪天其时其地周围环境气候的描写,孝妇“巩姑寒”心里活动的描摹,越径之艰的刻划等等。乾隆普宁知县萧麟趾在《寒婆径记》一文中说“但知姑寒而忘其寒,卒死于寒而亦显于寒。若此径非以寒困孝妇,特以寒故而附孝妇以传者,而孝妇与径遂皆以寒名于千古?”先人对这个传奇故事之所以感人和流传千古的一番评说,应是我们加深对当年“霜威雪意与岚雨谷风交迫于径中”那个特殊场景的描写和人物不惧艰险饥寒,孝德为先心态刻划的启发。这一节是整部传奇最紧扣主题,最彰显主要人物感人心弦的一页,这一节写好了,至关重要。二是建议在故事尾声用补述的手法,增加上一至二个章节,补记上后人为纪念“寒妈”美德改云落径为寒妈径、建寒妈庙、题刻庙联、石铭,拾积草焚之为“寒妈”御寒;清康熙三十五年建“寒婆径汛”、“寒婆径望楼”,题柱联以资景仰等等,这些见自于县志、府志的实物诗联文的补记录入,并非画蛇添足,这既可还原传奇故事的历史原貌,彰显地方风物特色,增强传奇故事的沧桑感、历史厚度、可信度,同时也是文化旅游价值的一种必要补充。三是传奇小说八十八节述及学子李若林从贵山出发前往揭阳会同伴赴京都会考,途经五峰山云落径,为“寒婆”冻尸“解袍厚衣”。这是一个重要情节,为引出后来“寒婆”显灵,聚蚂议助其廷试成功作铺垫。本来此构思未尝不可。但问题是作者所述路径显然欠妥,按地理位置贵山往揭阳城步行应朝北走为近,岂会向西南绕大半圈过五峰山云落径再折向北到揭阳?我认为不如直接改写成李若林赴京应考途经云落径发见“寒妈”冻尸更为合理些。据乾隆《普宁县志》载,“云落径离县(洪阳)五十里,省会通衢”,这说明此径为古潮汕通省会必经“官道”之一。学子再从省会转韶关出梅关通京都会试应合乎当时路径。四是明清时期潮汕民间生活习俗出行多为徒步,俗称“勒路”。代步工具及方式主要为乘轿、乘木船,或少量乘牛车。骑马、乘马车较为罕见,有者皆为入境屯营军队或过往官员少许出巡马车。书中几次述及韩康年等骑马出行,一介潮籍书生策马扬鞭,不符合潮汕人生活习尚。 


(本文发表于2013年9月28日 《揭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