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趣赏粽文化

端午节趣赏粽文化

新闻来源:揭阳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6/18 16:05:28

                                 
                                            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 综 图
  绵绵粽子缘,溢满人间情。端午的粽子,清香扑鼻,亲情扑面。当你品尝粽子的时候,品赏一下我国趣意盎然的粽子文化,将会给您带来一份精神上的享受和快乐。

粽子起源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 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角,是牛角的意思。黍,是北方主要的粮食,亦称“黄米”。在商周时期的农业社会,牛,是主要的生产“工具”,是很受劳动人民爱护的。当夏天粮食丰收的季节,农民就要用主要的粮食“黍”,制成像牛角一样的尖形食品,作为一种奉献祭祖的供品。这也表示农民在丰收时不会忘记“牛”的功劳。在《吕氏春秋》一书中,记述西周时代,每年5月黍米收割时,天子也要参加尝黍祭祖的仪式。这就是粽子的起源。

粽子传说
  公元前278年,楚被秦所破,屈原看到祖国灭亡,人民受难,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在极其苦闷和绝望的心情下,于这年夏历五月五日,在洞庭东岸的汨罗江投水自尽。百姓闻知后十分悲伤,便纷纷划船到江中捞救。为了不让鱼虾损害其尸体,将竹筒所贮之米投入江中。梁代吴钧的《续齐谐记》中说:屈原“遭谗不用,是日(夏历五月五日) 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至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后来,逐渐演变为端午吃粽子。

粽子俗
  粽子是节日食品,以前也曾作过祭祀食品,历来是一种馈赠的礼仪食品,也是一种文化心理的寄托。如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结婚送粽子象征“种籽”,旧时赶考送以包成笔形的粽子预祝“必中”。至今江南的城乡,在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都时兴做枣粽给考生吃,枣粽谐音为“早中”。

粽子谜
  民间谜语中有关粽子的颇多,或借物喻人,用一语双关的手法;或拟人或谐音,有白描,也自成故事,比如“珍珠玉粒女,嫁了穷夫竹叶郎。今晚投河吊颈死,明朝解去入衙(牙) 门。”此谜采用拟人、比喻、谐音三种手法,把粽叶拟成竹叶郎,而将粽米拟成珍珠女,把下锅入水戏喻投河自杀,把绳索捆扎曲解为吊颈,“衙门”则谐音“牙门”,机关暗藏,而整个谜面自成一体,像个小故事,编排了一出千金女爱富弃贫最终被谴责嘲弄的讽刺喜剧。粽谜中也不乏模仿第一人称口气编写的,这种拟人之法更是具有独创的隐趣,耐人寻味。如“我在深山坳里坳,相公请我去看潮,我向娘子讨把米,娘子反手缚我腰。”谜中“我的悲惨遭遇”丝毫不逊于当今的“妻管严”,让人忍俊不禁。

粽子博物馆
  在中国“粽子之乡——嘉兴”,有一座粽子文化博物馆,是一个以反映嘉兴粽子历史与粽子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于2009年5月18日正式开馆。在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里,不仅可以看到粽子的相关历史资料和文物,了解嘉兴粽子文化的起源及传承脉络,更可以真实地感受粽子的制作过程。此外,博物馆还专门设置了展示粽子生产新工艺的展区供市民亲身体验,让更多人感受传统的嘉兴粽子文化。

(编辑:林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