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向人生筑梦者致敬!

教师节,向人生筑梦者致敬!

新闻来源:普宁市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5/9/11 11:32:37

  有一种高尚来自奉献,三尺讲台,两尺教鞭,诠释着教师无悔的人生。教师们全方位地呵护培育着学生们成长,除了在教室里传道授业解惑,课堂外更有他们和学生温情相处的情景,以爱育爱的瞬间,充分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记者采访了来自5个不同教育机构的教师,听他们讲述那些爱与责任的故事。 

 臧斌:尽职尽责发现学生“闪光点” 

 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从业11年,把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当首要任务 

 来自陕西的臧斌一毕业就应聘到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工作,至今已在揭阳教书育人11年。11年来,他为揭阳的职业教育倾注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培养出一批批专业技术人才。 

 “刚来揭阳时难免有些陌生和紧张,不过浓厚的人情味让我很快就喜欢上这里。”臧斌坦言。舒适的教学环境激发了臧斌的教学激情,他经常备课至深夜、与学生做朋友……不知不觉间,臧斌将揭阳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把学校当作家园。 

 在臧斌看来,眼下我市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正在快速向机械化、现代化转变,企业生产急需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在这个背景下,机电一体化人才发展前景广阔。“这个专业的学生学成后可胜任机电检查、维修等岗位,还可以从事编程控制等较高端的技术岗位,为企业升级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服务。”臧斌兴致勃勃地说。 

 正因如此,臧斌对教学倾注了更多精力。他经常将电磁炉等日用电子电器产品带到课堂上进行实例讲解,分析其工作原理、制造以及维修方法。一有机会,他就将学生带到工厂研究自动化设备运作原理,还和学生一起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工厂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启发他们学以致用,成为可用一技之长服务社会的专业技术人才。每年,他都会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省级职业技能比赛,且屡屡获奖。 

 “职业教育不仅传授学生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掘自身的价值!”多年的教书育人经验让臧斌对自己职业的定位越来越清晰了。他认为,就读中专的学生大都是刚初中毕业的毛头孩子,教师要帮助他们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人生道路打下基础。2008年,臧斌班里一名性格孤僻的学生,在他的引导下很快对机电一体化知识产生浓厚兴趣,随后还在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获奖,性格也随之变得自信开朗。如今,这名学生已是深圳一家企业单片机程序设计工作方面的技术骨干。“有些人动手能力比较强,适合成为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就是要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正确人生方向,更好实现自身价值!”臧斌视此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责。记者 陈文庆 

 侯伟生:亦师亦友教学生医德 

 市卫生学校解剖学老师,从业近20年,是深受学生爱戴的“侯哥” 

 “侯哥!”市卫生学校学生们亲切地称呼其老师侯伟生。侯伟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身上的学者气息。这位从教近20年的老师健谈、从容、平和,他用真诚和耐心,在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获得卫校师生一致好评。 

 1996年,从海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侯伟生被分配到市卫生学校,成为一名教师。“读大学时,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所以一开始难免失落。”侯伟生坦言,也正是这种机缘巧合让自己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获得与救治病人完全不同的感悟,因此坚守在这个岗位20载。 

 如今,已经是高级讲师的侯伟生主讲学校护理班解剖学课程。因为课堂上注重与学生互动,善于采用鲜活的例子穿插教学,侯伟生将解剖学这样一门抽象枯燥的课程讲解得生动有趣。“我一直提倡快乐学习的氛围,这一点也得到学生的认可。相比一味灌输、叙述知识点,掌握学生心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从心里爱上这门课程,才会主动地去学习吸收知识。”侯伟生告诉记者。这种灵活风趣的教学方式,不仅使侯伟生在学校收获大批“粉丝”,他还多次获得学校的“教学优质奖”,许多新来的老师也慕名前来“偷师”。 

 对待学生,侯伟生不仅用心传授知识,还善于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调动他们对医疗事业的热爱。“比起医学基础知识、技能的传授,对于这些即将走上临床岗位的‘准医护人员’,思想的引导尤为重要,医护人员的职业操守与医德医风,读书时潜移默化已有雏形,让医学生感受职业的神圣、了解职业的真谛,也是老师作为‘领路人’的职责所在。”侯伟生坚定地说。 

 在学生看来,侯伟生在课堂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课外却和大家亲密无间,非常幽默随和,因此“侯哥”这一昵称便一届届流传下来。20年间,侯伟生教过的学生数不胜数,且很多已经在医学领域闯出一片天地。如今,当他到揭阳各大医疗机构时,仍时不时能听到学生们亲切地喊他“侯哥”。“学生对自己是尊重而不是敬畏,这也是为人师表的一种成就感吧。”想起这些,侯伟生十分欣慰。记者 郑乔慧 通讯员 吴少群 

 方静纯:竭心尽力培养潮剧“接班人” 

 市艺术学校潮剧唱念、文功和排戏课老师,从业15年,既当老师又当“妈” 
 今年52岁的方静纯,2000年从市潮剧团调到市艺术学校担任潮剧唱念、文功和排戏课老师,是市艺校首批艺术教育工作者之一。15年来她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学生,为潮剧传承发挥作用。在教育事业上,方静纯倾注了她对潮剧艺术教育的热情与无私奉献。 

 方静纯是国家二级演员,1984年毕业于汕头戏曲学校,先后在普宁潮剧团和市潮剧团担任闺门旦、刀马旦演员。在16年的舞台生涯,塑造了潮剧《青蛇传》小青、《西湖公主》公主等人物角色,其完美的表现力,深得广大戏迷的追捧。许多人希望这位德艺双馨的好演员,能够在教学上大显身手,培养更多的好苗子,将潮剧发扬光大。 

 回想起15年前就职的那一刻,方静纯说:“离开潮剧舞台有些不舍,而要踏上三尺讲台,又缺乏自信。能否胜任教育事业还是未知数。”在众人的鼓励下,方静纯化压力为动力,以全新的姿态登上讲台。 

 教学上,方静纯除了运用其老师的教育模式,还针对每位学生的基础和声线,分别定出有利于其发展的教案,力求帮学生打好基础。 

 都说当老师难,当艺术老师就更难。方静纯除了在文化课堂上讲解文功科目,还要在排戏课上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情节和人物思想情感。一个水袖的运用与示范,她就要反复做上几十次,即使在冬天,有时也会累得满头大汗。 

 方静纯不仅是老师,学生们也管她叫“妈”,学生们在生活中碰到各种问题都会找她倾诉。方静纯也给学生们满满的关爱,对部分贫困学生她还给予经济资助。“想起自己艺校求学的经历,眼前这些学生就是我当年的影子,他们的苦和累,我都能理解,所以会多给他们一些关爱。”方静纯说。8年前,13岁的黄宝琪带着对潮剧的热爱来到艺术学校,方静纯发现黄宝琪是一株潮剧艺术好苗子,对她倍加疼爱。在一次练功过程,黄宝琪不慎扭伤了腰,伤痛使她产生了放弃的念头。方静纯努力开导黄宝琪,并为其寻医问药。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黄宝琪成为广东省百花潮剧院的主要演员,实现了她成为一位潮剧演员的梦想。 

 眼下,身为市艺术学校教研室主任的方静纯,以潮剧艺术教育为己任,除了做好学校工作,还培训潮剧团艺员和票友,为新加坡等境外社团潮剧组织指导……她希望有更多热爱潮剧的人才涌现,为潮剧艺术做贡献。记者 林少平 

 李海涛:因材施教助力学子 

 市高级技工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从业9年,培养了许多电子商务人才 
 今年8月,市高级技工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李海涛到广州参加为期3天的创业师资培训班,许多学员听闻他是揭阳的电子商务专业老师,纷纷前来“取经”。李海涛说,当时自豪感倍增,“2008年到外地参加淘宝讲师培训,大部分人连揭阳在哪儿都不知道。这次出门,我可是沾了揭阳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光啊!” 

 2006年,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李海涛,来到市高级技工学校任教。9年来,李海涛曾带队参赛获得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二等奖、广东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一等奖、揭阳市电子商务技能大赛一等奖,多次获得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今年还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这些年来,我见证了学校的发展,见证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更见证了揭阳电子商务的发展。”李海涛说,这些年随着电子商务专业扩招,至目前已有1225名学生毕业,而今年秋季开学,该专业一共招了6个班。 

 在学校的淘宝网实训基地,李海涛一边指导学生如何上传产品图片,一边向记者介绍他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理念。“军埔等淘宝村的发展,带动了很多年轻人创业。但学生能否创业需结合多方面因素考虑。2010届的一位吴姓学生就曾对就业方向有过迷茫,当时他多次与我电话联系,慢慢地确定了发展方向。现在他是深圳一家银饰品网络销售公司的店长,月薪过万元呢。”他说,看着学生慢慢成长是最开心的事。他还想起第一年带班时的一位学生,因有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这位学生跑到校外去了,这让他万分着急。学生最后找到了,而这段“小插曲”让李海涛意识到应与学生加强沟通。“前段时间,这位学生给我打来了电话,内向的他已变得开朗活泼,真的替他开心。”聊起学生,李海涛不时露出笑容。 

 现在,江苏人李海涛在揭阳安了家,同是外地人的妻子也在揭阳任教。因为工作忙碌,两人回乡探亲的次数都不多。不过,即使工作再累,李海涛也没有动过换岗位的念头。“我们学校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40多位外地老师,学校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生活都很关心,在揭阳安家安心又开心。”李海涛乐呵呵地说。记者 黄燕丹 

 江少琼:不辞劳苦守护“折翼天使”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智障儿童康复部老师,从业9年,用爱心、耐心呵护智障儿童,呼吁社会对他们多些包容和关爱 

 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智障儿童康复部之中有这样一群人,像天使一般守护着“折翼天使”——智障儿童的世界,守护着他们的童年。他们,就是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教师。康复部的主管江少琼就是其中一位,提起特殊教育,江少琼说,在这个岗位一直坚持下去的老师都不容易,因为这份工作很辛苦,且待遇不高,还要求老师们要有爱心、耐心、恒心和责任心。至今,她从业已经整整9年了。 

 这个专业在外人眼里看似冷门,可在80后江少琼心中,这份职业实现了她的梦想和追求。2006年从广东医学院毕业后,江少琼在网络上应聘了惠州一所特殊儿童康复机构的工作岗位,自此便和特教工作结下不解之缘,直至返乡工作,江少琼一直未离开过特教岗位。 

 “特教老师每天都要从事比较枯燥的工作,例如教孩子一个动作、一个发音得重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我们面对的一般都是特殊的儿童,因此必须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江少琼说,面对这些孩子,同样的知识或常识,特教老师们得手把手辅助教学,但即使老师不断重复,孩子们可能仍是无法掌握,这也就意味着江少琼和她的同事们需要付出比正常的幼教老师多出几倍的努力和汗水。 

 “特教机构的老师流动性大,工作辛苦是一方面,其次是待遇问题,普通特教老师的工资水平较低,这容易让很多老师跳槽或者转行。”江少琼说,特教老师每天面对的都是有智力障碍的孩子,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忍耐力。能留下来当老师的,都有超出常人的爱心和耐心。江少琼告诉记者,她也曾经萌生过退意。“然而想着自己从业多年,积累的都是特教方面的知识经验,而且有很多家长对我很信任,我想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孩子。”每每想起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江少琼便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眼下,江少琼除了经常培训该中心智障儿童康复部的老师,还指导和培训家长。“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之路,家庭的康复教育占70%,家长们得不断学习,努力配合机构教学。所以家长培训是康复训练的重中之重。”江少琼还呼吁,社会应给予“折翼天使”多些包容和爱心,给特教老师们多些尊重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