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李大西:穿越历史风云,助力深圳打造“创新之城”

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李大西:穿越历史风云,助力深圳打造“创新之城”

新闻来源:深圳市普宁商会 发布时间:2022/12/3 9:45:01



开栏语

深圳作为广东省重点侨乡之一,祖籍深圳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逾100万人。他们历来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办教兴学、捐款捐物,倾力支持家乡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成为深圳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晶报社联合深圳市委统战部(深圳市侨办、市侨联)推出“记录侨故事”系列专栏,通过挖掘他们的故事,展现广大侨胞始终心系故土、对祖(籍)国和家乡从未改变一往情深的眷恋之情,记录保存奋斗向上、启迪后人的宝贵记忆与精神财富。

 

本篇,我们将走近李大西,聆听他的家国故事。

 

人物简介

李大西,1948年生于广东普宁,1975年毕业于广东师范学院,1980年赴美留学。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多家上市公司董事,中国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特邀海外列席代表,中国侨联海外委员,深圳海外潮人经济促进会名誉主席,深圳市普宁商会荣誉会长。

 

李大西博士曾从事高能物理和超弦理论研究,1991年后转向金融领域,曾任职于美国著名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雷曼兄弟公司,参与多项重要IPO(首次公开募股)和风险投资项目。1997年发起组织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为科技与工商搭桥,为中国和世界搭桥。1999年,李大西与协会的核心成员成立创业投资公司,主要为留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回国创业提供帮助。该公司参与创立的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是国内首家以中外合作形式组建的股份制留学生创业园,并首创“政府引导,留学生管理”的运作模式,已孵化了朗科、迅雷、光峰科技等1000多家企业,为深圳成长为“创新之城”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中美科技界、投资圈,李大西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回到祖国“干大事业”产生的影响,其实早已出圈。

 

很多人用过的U盘和下载软件,很多电影院用的激光放映技术,乃至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的崛起,都有这位幕后英雄的一份功劳。

 

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多次见证历史,并努力实践自己的理想,最终让梦想的光亮照进了现实。

 

在那个出国不易的年代,李大西和其他900多位留学生一样,遇到了伯乐——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李政道推动设立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让他们得以赴美深造,进而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科技人才格局。

 

李大西亲历了9·11”事件。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他决定:回国,投身风险投资领域,推动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

 

就这样,他也变身为“伯乐”“筑巢者”“引路人”,搭建中外交流的平台和渠道,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投资、创业,引入国外创新技术和项目。他参与创办的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就是“海归”创业热潮最早的沃土之一,孵化了朗科、迅雷、光峰科技等明星企业。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李大西还给中国领导层建言献策。


钻研物理,幸得大师引路

 

李大西1948年出生于广东普宁,在那里度过了童年。

 

他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年轻时参加了革命。父亲被国民党政府追捕,逃到越南,定期寄钱回来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父亲变卖财产,坐飞机赶回故乡,担任普宁师范学校校长多年。母亲则在小学老师的岗位上耕耘了一辈子。

 

李大西一家三口和李大西父母早年的合影

 

1964年,李大西到广州读高中。上山下乡时,他又回到普宁插队落户。在农村劳动4年后,他进入广东师范学院物理系学习,197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两年,然后考上了中山大学高能物理研究生,1980年获得硕士学位。

 

他在中学时学的外语是俄语,想象中的出国目的地是苏联。改革开放、科教兴国,给他的人生带来了重大转折。

 

教育部开始派人出国留学,中山大学派李大西参加了出国留学英语考试,他突击学了一二十个句型,居然通过了。

 

考试通过者要自己联系学校。1979年,李大西给美国几所大学写了信,但都石沉大海。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遭遇。

 

也是在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华裔科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应邀在北京友谊宾馆进行了7个星期的讲学,开设两门课程,轰动一时,并对中国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李大西就是听讲者之一。这次授课,把他带进了粒子物理研究的大门。

 

1979年,李政道在北京授课
(图片来源:李政道图书馆馆藏)

 

抓住历史机遇赴美,薪火相传埋伏笔

 

 

李政道此行,不仅传播了知识,还选拔了人才。 

 

他在讲学中发现中国有不少很有才华的年轻学子,所以想帮助他们赴美留学、成为国际一流人才。当时,中国学生赴美非常困难,没有TOEFL(托福)和GRE(留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等考试可以参加,而美国方面也对中国学生的水平不了解。 

 

于是,李政道发起了选拔中国优秀学子赴美留学的“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简称CUSPEA,俗称“李政道奖学金”)。 

 

李大西把CUSPEA的性质概括为“自费公派”:“美国的大学出奖学金让我们过去,但是,在身份上还算是国家派出去的。” 

 

1979年,李政道为这个项目组织了两次试点考试。那年12月,李大西赴京通过了笔试。19801月,李政道来到广州从化,亲自面试李大西,用日常英语跟他交谈,最后宣布,他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了。 

后来,美国另外两所名校也录取了李大西,他最终选择了纽约市立大学。 

 

李大西选择纽约市立大学,有个重要原因是那里的导师研究的范围是大统一理论,而李大西对大统一理论比较有兴趣,而且那也是爱因斯坦没有完成的梦想。那所大学的基本粒子组实力强大,罗伯特·E·马夏克(Robert EMarshak)教授是美国物理学会的会长。另外,该校也把吸引李大西去他们那里学习作为重要的事情来抓,答应他:“去了以后可以马上参与科研项目”。 

 

就这样,李大西去了纽约市立大学。他们那批赴美学生表现很优秀,也为后续更多中国学生去美国打开了大门。

 

李政道对李大西最终没选择哥伦比亚大学并不介意,后来还当了李大西的博士论文指导小组成员。


 

李大西(左)和李政道讨论问题
(图片来源:广东文史网)

 

恩师长期尽心尽力为祖国发展做贡献的精神,也感召了李大西,为他后来投身中外交流事业埋下了伏笔。

 

CUSPEA先后培养了915位学者,他们在科学、金融、互联网、芯片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科技人才格局。比如,中国互联网的先锋人物张朝阳1986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考取了CUSPEA奖学金,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深造,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来拿到MIT两位教授的风险投资,创立了搜狐公司。

 

随着出国留学渠道的日益畅通,这个项目完成了历史使命,在1989年终止。受CUSPEA的成功影响,美国高校的其他一些学科也设立过类似的选拔考试。

 

据粗略估计,CUSPEA的相关事务曾经用去了李政道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与中国方面沟通所产生的邮费、电话费也是他自付的,但他无怨无悔。

 

科学壮志未酬,转战华尔街


  初到美国时,李大西很受震撼,“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跑,给人的感觉很神奇”,“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想要什么就可以往购物车里搬,无需凭票供应”。这些中国留学生也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关注。李大西说:“我们1980年到纽约的时候,虽然已经来过几批,但都是很少人的。所以,对我们的到来,(媒体)还是觉得非常新鲜。”他在超市里抱着一个大西瓜的画面被记者拍了下来,登在了《纽约每日新闻》上。他身旁站着的同学王波明,回国后推动创立了上海证券交易所。


  纽约市立大学兑现了承诺,李大西到那里的第一年就参与了一个研究项目,成果发表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物理刊物《物理评论》上。参与合作研究的包括访问学者冼鼎昌,他后来成了中科院院士。


 

李大西(左)在宿舍里与冼鼎昌(中)讨论问题

 

在美国的头十年,李大西潜心研究高能物理,包括基本粒子、超弦理论,想着拿个诺贝尔奖给中国人争光。198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再接再厉,搞起了博士后研究。但他和一些知名数学家交流之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超弦理论要有重大突破,至少还需要50年的时间。李大西开始思考怎样扬长避短。巧的是,他在一次学术报告中提出的宇宙模型吸引了华尔街的注意。他们觉得,李大西改行做金融模型绝对没问题,而且可以很快看到成效。物理博士闯荡华尔街的传奇,就此拉开了序幕。从1991年到2002年,李大西先后任职于美国著名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参与了多项重要的IPO和风险投资项目,一路做到了雷曼兄弟的副总裁。

 

亲历“9·11”,再次转身

 

但是,李大西又急流勇退,结束投行生涯,出来创业。促成这个重大转折的,是他在9·11”事件中的“死里逃生”。 当时,李大西的办公室在纽约世贸中心1号楼(北塔)的40层。2001911日,他上班迟到了十几分钟。从地铁站出来,就看到大楼已经有一个大洞了,那是一架客机撞击造成的。 李大西对事情的严重性估计不足,还想去办公室。但现场有很多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把道路封锁了,他走来走去都进不了大楼。 很快,另一架客机撞向2号楼(南塔)。李大西确信:这是恐怖袭击! 那个时候,手机信号已经不通了。李大西就到世贸中心旁边一座大楼的地下室找到电话打给妻子报平安,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轰隆”的一声巨响,他以为是旁边一座老旧的教堂倒了。他冲出地面,跟很多逃命的人一起朝着与大楼相反的方向跑。跑了两个街口,到了纽约市政厅前面,站定往后一看,发现世贸中心的双子塔只剩下一座了,也就是北塔。没多久,北塔也倒塌了。 面对废墟,想起不幸罹难的同事们,李大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辈子究竟应该干些什么?他最终的决定是:“出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为祖国、为家乡做更多该做的事情。” 1997年,李大西发起成立了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参与创办的有多位著名华人科学家,很多骨干是CUSPEA学生,李政道欣然同意担任协会顾问。1999年,李大西与协会的80名核心成员成立了一家海外创业投资公司,协助科技界人士创业,推动中国高新科技的发展。 “我们做的科研只是自己的小事业。真正要干大事业,还是要回到祖国,把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生产力,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要做科技与资本互动的事情。”李大西说。他还感慨:人在比较安逸的环境里下这样的决心不容易,而“9·11”给了他非常大的触动,使他能够痛下决心,专注于中美科技投资领域的交流合作。 这次转身,也让他避开了几年后次贷危机的暴风眼。2007年至2008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雷曼兄弟公司因为巨额亏损而宣布破产就是标志性事件之一。 那次危机中,李大西也没有袖手旁观。为了给中国的决策者提供参考,2008年,他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教授一起给中国领导人写信,建议出台经济刺激措施,发放万亿人民币消费券。那年11月,中国推出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乌云刚出现,李大西请教蒙代尔之后,也给中国领导人写过一封信,建议中国早做准备,支持香港,并且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1998年,香港特区政府在中央政府支持下,拼尽全力赢得了金融保卫战。中国顶着巨大的压力,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缓解亚洲经济紧张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李大西的独子在顶级投行摩根大通工作,也有点“子承父业”的味道。

 

结缘深圳,孵化众多明星企业

 

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按照“立足科技与工商,面向中国与世界,倡导归国创业”的宗旨,经过25年发展,已经成为比较有影响力的华侨华人科技社团,会员有3000多人。主要成员是在美获得高学历的中国留学生,活跃于科技、教育、金融、商业管理等领域。“协会的主要工作是,在中美两国之间介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合作基础的科研项目,让中国了解我们的科研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让我们了解中国正在开展和需要开展的科研项目,在中美之间架设合作的桥梁。”李大西说。他们到中国各地考察、洽谈、参展,落地的项目不计其数。李大西的足迹当然也少不了故乡广东。199812月底,第一届中国(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召开,组委会的主任是时任广州市市长林树森,副主任是李大西,他带了100多位留学生来参加。会后,深圳派了几辆大巴,把他们接到深圳参观,时任深圳市市长李子彬在五洲宾馆接待了他们。李大西答应了李子彬的邀请:带留学生参加第一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

 

1999年,李大西带着100多位留学生到深圳参加第一届高交会,从此揭开了留学人员通过高交会了解深圳、寻找机会的序幕。汪建就在李大西带来的这支队伍里。那年9月,为了承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部分,汪建在北京主导创建了华大基因。到了2007年,他率团队南下深圳,创办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后来更名为“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现在,华大集团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前沿机构。


 

1999年,第一届高交会期间,李大西(左二)主持留学生展团新闻发布会,汪建(右一)等人发言

 

首届高交会期间,当时的深圳市委主要领导接见了留学生展团。李大西向他提出,中国好几个城市有留学生创业园了,深圳也应该搞一个。“留学生回来创业,有他们特别的困难。如果有一个留学生创业园,特别是由我们协会和深圳市政府来合办,有民间的力量,又有政府的力量,这样就更好。”李大西说。

 

一番交流之后,李大西的建议获得了深圳支持。留学生创业园的筹建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到了2000年,第二届高交会的时候,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就正式成立了,这是国内首家以中外合作形式组建的股份制留学生创业园,美国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海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创业园的三家股东之一。李大西回忆说,这个创业园是从一个很小的地方办起来的,深圳市政府大力支持,给了留学生创业园一块更大更好的地方。

 

这个创业园首创了“政府引导,留学生管理”的运作模式。李大西担任副董事长,负责挑选留学生当总经理。李大西说,很多地方的留学生创业园由政府主导,而深圳走市场化路线,主要由海外留学生组织负责操作,注重引进企业的质量。他们在海外建立了专业化引才网络,成立了专家委员会,选拔企业的标准比较严,加上深圳良好的创新生态和创业园提供的“一揽子”服务,所以成功率高。

 

李大西说的“一揽子”服务,包括了基础设施、创业辅导、融资、人才引进、交流培训、市场推广、管理咨询、项目推介、联谊沟通等等。如今,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已经成为深圳市政府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扶持留学生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还被国家人社部批准为与深圳市政府共建的“中国深圳留学人员创业园”。20多年来,这里孵化了1000多家企业,包括朗科、迅雷、光峰科技、奥比中光、华傲数据等明星企业。

 

朗科在1999年研发出全球第一款USB闪存盘(U盘),后来在中国和美国都获得了闪存盘的基础发明专利。在创业初期入驻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时,创始人邓国顺带来了一个打火机大小的U盘,说抵得上10张软盘,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如今,U盘成了众多电脑用户的标配。

 

迅雷2003年入驻创业园,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开发的下载软件就成了市场上的王者。

 

光峰科技发明的激光显示技术已成为国际主流,装备了全国影院8万多块银幕中的将近三分之一。

 

……

 

深圳成长为“创新之城”的过程中,高交会这个“窗口”、留学生创业园这个“家”以及幕后的“家长”李大西都功不可没。

 

不畏艰难,初心不改

 

除了多次带队到深圳参加高交会,李大西还在美国多次协办了深圳的招商引资活动。李大西还推动了一些重要项目落户深圳,比如广大·康奈尔中美科技转移中心、微纳米芯片研究院、精准医疗研究院。李大西透露,广大·康奈尔中美科技转移中心是常春藤名校康奈尔大学在中国参股的唯一公司,而他自己也参了股。他也坦承,2018年发生中美经贸摩擦以后,这个中心运行得不容易。和耶鲁大学合作的芯片研究院落户在留学生创业园二期,牵头参与这个项目的耶鲁大学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马佐平是世界半导体界的权威专家。李大西不讳言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跨国交流造成的困难。“因为没有回深圳,所以很多东西要推动也就不太容易。”但他依然和各方面保持着联系,也希望芯片研究院等项目能取得新进展。李大西也积极参与、支持深圳一些民间组织的工作,比如深圳海外潮人经济促进会、深圳市普宁商会等,通常的方式是在他们的研讨会上发表演讲,促进各种交流与合作。任凭国际风云变幻,李大西为祖国、为家乡做事情的初心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