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洪阳致力打造"三大特色名镇"

普宁洪阳致力打造"三大特色名镇"

新闻来源:揭阳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11/5 16:06:29

       普宁致力把洪阳镇建设成为人口规模大、辐射效应强、文化底蕴深、商贸特色浓的中心镇。图为洪阳镇中心区。

  一个花木城,太空花卉、珍稀名木,常年绿木成荫,群芳似锦,被誉为“万花之园”;一个商贸城,四通八达,商贾云集,汇集南北佳果,四方物流,拥有农业部定点市场;一个老县城,文化底蕴深厚,精英巧匠辈出,名胜古迹众多,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这就是普宁洪阳镇——拥有众多资源和传统优势,如今正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当地党政有不进则退的发展紧迫感,有重振雄风的思想共识,有真抓实干的干事创业精神……走在洪阳镇的大街小巷上,到处可以感受到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

  紧抓机遇,绘就全新发展蓝图

  “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力求经过3年的努力,把洪阳镇打造成为镇区规模达到15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规模达到17.5万人的中心镇。”揭阳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的召开,对洪阳镇全新定位,为该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发展机遇。

  普宁市领导胡焕华、陈群峰等多次到洪阳镇开展调研,了解社情民意,破解发展难题,动员全镇干群抢抓机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力加快发展步伐。“站高谋大,提速提质,实现崛起,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又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下一步,就是要坚持以重点项目及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平台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为主要抓手,加快经济提速提质和城市扩容提质步伐。”胡焕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一年打基础,二年见雏形,三年成规模。把镇区建设成为人口规模大、辐射效应强、文化底蕴深、商贸特色浓的中心镇,成为市区的一个次中心!洪阳镇紧抓机遇,开始高起点规划镇区建设:以更新模式加快旧城改造。洪阳镇将用活用足“三旧”改造政策,加快推动镇区旧城成片改造,组织开展“空心村”和闲置宅基地、空置住宅、“一户多宅”的调查清理工作,加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力度;推广农村住房建设楼房化,开展村镇社区公寓建设试点,提高农村集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以更优条件吸引人口集聚。洪阳镇计划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加快镇区主干道建设,打通各个出口通道,及时修复破损道路;统筹学校建设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建设医疗、环保股权提高生活水平的民生项目和商贸、金融等服务发展的生产性项目,提高市民生产生活的便利度。加快推进户籍、土地流转、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制度改革,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安居,让更多的优秀外来工人员落户本地。

  “未来,还将建设全长1025米的洪阳河堤昆北段道路,建成20米路基,9米宽水泥化路面,实现与沟边绿道相连接。打造成为防洪排涝的水利工程和美化、亮化的市政工程。同时,还将规划建设全长2978米的环城东路,建成23米路基,20米宽水泥路面,贯通镇区东部岐岗、厚田、宝镜院、前山和后山等5个村,优化城区东部交通环境,实现镇区东西张扩,提升洪阳的城镇品位。”该镇镇委书记官楚生对着最近的总体规划信心百倍。

  产业为基,打造三大特色名镇

  扩容提质,加快城镇化步伐,让农民变身为居民,他们将以何养家糊口?

  面对这样的疑问,官楚生胸有成竹:“洪阳镇将产业支撑摆上议事日程。为此,要把发展特色经济与建设特色城镇、把建设农业产业化与培育支柱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洪阳的答案具体而翔实。充分发挥原有的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大抓发展,抓大发展,加快人口向镇区集中、公共服务向建成区覆盖,壮大镇域经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普宁北部经济崛起——把发展特色经济与建设特色城镇、把建设农业产业化与培育支柱产业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一镇一品”优势,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协会驱动、龙头带动、科研推动、网络拉动、内外联动,做强花卉苗木产业,建设“花木名镇”;充分利用商贸活跃、交通方便等优势,进一步规范管理包括粮食专业市场及被列为农业部定点市场的水果专业市场,激活商贸城、百里桥商场和南商场,引进大型高档购物中心,推进普宁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和金叶实业洪阳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重振洪阳商贸雄风,建设“商贸名镇”;发挥洪阳“历史文化名镇”优势,推进普宁学宫和惠风亭修缮工作,推广德安里、培风塔、方方纪念馆、城隍庙和文昌阁等精品旅游项目;以“花卉苗木之乡”为平台,打造一批以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为重点的绿色生态游。打造特色餐饮街区,打响“小吃名镇”称号,打造宜居宜业的“商贸旅游名镇”。

  蓝图已经绘就,实现梦想还需真抓实干。洪阳镇在揭阳、普宁两级党政的正确领导下,正乘着揭阳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的东风,抢抓机遇,满怀信心,加快发展步伐,强化用结果说话导向,确保各项工作胜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