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普宁市后溪乡一名精神病患者流落外地,迷失了回家的路。近日,在民政部门的救助下,这位老人终于结束长达22年的流浪生涯,回到老家普宁与亲人团聚。
缘 起
潦倒“拖鞋哥”获救助
今年初,江苏省如东县民政局在开展“助流浪者温暖回家”活动中,发现一位被称为“拖鞋哥”的流浪老人,该老人因为常年穿着一双近20斤的铁丝拖鞋而得名。该局遂将其列为帮助对象,并进行跟踪查访。当时,“拖鞋哥”的“家”位于公路桥的桥洞:一张废旧席梦思床垫、一张破竹席、几床破棉絮、上百双破袜子和一大堆脏衣服,是他的全部家当。
据介绍,救助人员曾劝说“拖鞋哥”入住敬老院,但遭到拒绝。经调查得知,他是在当地居住多年的外地精神病人,救助人员当即为其拍下照片,通过网络发到本县各镇民政办,请求帮助查询。过后不久,天气骤然变冷,救助人员再次来到他“家”,给他送去了棉衣和食物,经过细心劝导,“拖鞋哥”终于愿意接受救助,随后被安置到当地残疾人托养中心。在工作人员的悉心照料下,他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
寻 根
几经周折帮寻亲
3月初,如东县民政局救助人员着手为“拖鞋哥”寻找回家的路。救助人员多次与他交流后,根据他写下的“普宁县”、“后溪林场”、“半径田坎村”、“东方公社”等地名和其讲的客家话,分析他很可能是广东省普宁市后溪乡人。救助人员连夜给普宁市后溪乡半径田坎村干部发去请求查询短信和“拖鞋哥”的照片。隔天一大早,村干部反映,“拖鞋哥”长相与他们村6队过去的一名精神病人陈祝新相似,且陈祝新20多年前就已经失踪了。
随后,陈祝新的哥哥陈名坎回忆,自己的弟弟有一个指丫畸形,救助人员发现这位“拖鞋哥”确实存在相同位置的指丫畸形,由此判断“拖鞋哥”就是陈祝新。陈名坎还提出通过视频通话确认“拖鞋哥”身份。在救助人员的安排下,“拖鞋哥”接到陈名坎电话后面带笑容、半个多小时都不肯放下话机。至此,陈名坎终于确认,眼前这位流浪老人就是失踪多年的弟弟陈祝新。
回 家
跨省爱心大接力
据了解,陈祝新结过婚,还有两个女儿。20多年前他患上精神病并失踪,之后,其妻子带着两个女儿改嫁外地,也失去音讯。因此,如何送陈祝新回家安置成为难题。陈祝新的哥哥也表达同样的担忧。救助人员一方面计划采取跨省救助的办法,着手安排护送陈祝新回家的各项事宜,另一方面把陈祝新的情况通报给普宁市民政局,希望让其享受国家的救助政策,落实今后生活。
3月22日,在广东、江苏两省各级民政部门的爱心大接力下,在外流浪了22年的陈祝新终于回到了阔别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