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普宁市文化馆一楼普宁合唱团排练厅。十几位合唱团团员正在排练音诗画《呼唤》,这是将在“幸福揭阳——乡乡乐起来”群众文艺汇演专题晚会上表演的节目。节目以今年7月3日,为救起滑落水库的两位女同学而不幸牺牲的普宁大坝镇新兴中学初一级学生李妙婷为原型创作的,融合诗朗诵、音乐、视频等多种艺术元素,纪念这位舍己救人的如花少女,向这位践行新时期广东精神的优秀青年表示崇高敬意。台上,团员们用语言、用眼神表达着对李妙婷的思念和赞美,演到动情处,声音哽咽;台下,观看的人被感染着,也泛红了双眼。
在此次专题晚会上,普宁合唱团除了表演音诗画《呼唤》外,还将带来气势磅礴的混声合唱《在灿烂阳光下》、《歌唱祖国》。说起普宁合唱团,它是今年8月15日成立的,是一个新生的团体,但未正式成立合唱团前,普宁的合唱事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合唱队伍在2009年、2011年参加省“百歌颂中华”合唱比赛中获得2个混声合唱的银奖和1个男声合唱的银奖。此前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成立正式的合唱团,在普宁市委宣传部领导的重视下,今年8月,普宁合唱团作为一个正式的社团组织成立了,有了自己固定的团址,并聘请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青年指挥家苏严惠担任该团的艺术顾问。这个团体阵容庞大,分为男声合唱团、女声合唱团、混声合唱团、童声合唱团、夕阳红合唱团等5支队伍,共有团员近300人。
合唱团团员中有音乐老师、学生和来自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该团副团长、指挥方志坚介绍说,在合唱团未正式成立之前,5月21日晚,他们参加了“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独唱、合唱音乐会”,音乐会在普宁电视台播出以后,观众反应热烈,主动前来联系,希望参加到合唱队伍中来。而经过面试后,吸纳了不少声音条件不错的爱好者,并按他们的声线分到高音部或中音部。方志坚认为,合唱不仅让每个人的思想在歌声中自由翱翔,体会着音乐带来的欢乐,而且在这个集体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因而普及合唱艺术对提高地方的音乐水准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希望有更多的音乐爱好者不分年龄、不分地域地加入合唱团这支队伍中来,普及群众性合唱活动,共同推动我市合唱事业的发展。
合唱是“只有我们没有我”的声乐艺术,它的魅力在于,每个人都是主角,又都是配角,每个人都在放开歌喉纵情歌唱,但你感受到的不是一个个声音的简单混合,而是完整的一个旋律的洪流,那是个人永远也无力表现的艺术力量。该团副团长、声乐指导陈晓虹说:“统一和谐是合唱的要求,各个声部不仅要唱准自己的声部,还要倾听其他声部。每个声部的合唱队员都必须为了合唱的‘合’,要根据声部的要求压住自己过瘾的演唱,服从整体的声音,通过科学的发声,把优美的音符串起来,使歌声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合唱团的团员就是被这份魅力深深吸引着,并在这集体性的声乐艺术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参加合唱团同声合唱和混声合唱的团员们大多是普宁市各乡镇的音乐老师,以前,每到排练时间,他们都风雨无阻地从各自的家中赶到排练地点,最远的往返要坐三个小时的车,但他们从不落下一场排练。现在有了固定的排练厅,大伙就更爱这个共同的“家”了,除了每周五、周六两晚各两个小时的常规训练,暑假期间为了排练参演曲目,他们更是白天练,晚上也练,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娱乐时间,练得嗓子哑了,就拿着谱在一旁仔细地聆听,低声地跟唱。每次演出,他们拿到的都是微薄得不值一提的补贴,有的甚至还要倒贴路费,但即便这样,也听不到一句怨言。在他们看来,他们更珍惜、更看重的是,在这样一种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优美和声的背后是合唱团团员们非常默契的配合,也是一支有凝聚力的队伍团队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方志坚说。正是有了团员们的积极参与,认真排练,以及忘我的集体主义精神,才能唱出激情,唱出力量,打动人心。现在,普宁合唱团拿手的曲目有混声合唱《在灿烂阳光下》、《青春舞曲》;男声合唱《打靶归来》、《欢乐的那达慕》;女声合唱《葡萄园夜曲》、《生活是这样美好》;童声合唱《静夜思》等,接下来他们希望把难度较高的、展示不屈民族之魂的合唱曲目《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搬上舞台。
如果说,成立不久的普宁合唱团就像一树初绽的蓓蕾,散发着沁人的芳华,那么,我们祝愿它沐浴文艺的春天里的阳光和雨露,灿然怒放,繁花迷人且清香远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