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埔镇推"一镇一品" 打造"国级青梅示范镇"

高埔镇推"一镇一品" 打造"国级青梅示范镇"

新闻来源:揭阳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3/11/6 14:47:38

        “我镇开展农业‘一镇一品’工作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在高埔国地税收入中,青梅占了一半。”近日,在普宁市高埔镇,谈起农业“一镇一品”工程建设时,该镇镇委书记温达华激动地说,“目前,高埔作为揭阳市唯一一个、也是全省仅有10个符合条件的单位之一,正在积极向国家农业部申报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一镇一品’青梅示范村镇。”

 

  为做大做强地方特色农业和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力推全市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揭阳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启动农业“一镇一品”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建设农业“一镇一品”示范镇30个。高埔镇被列为2012年重点扶持建设的10个农业“一镇一品”示范镇之一。

 

  高埔镇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具备生产优质青梅的自然条件,是“中国青梅之乡”——普宁市的青梅主产区。青梅作为高埔的拳头产品,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果农栽培管理经验丰富。经过多年的发展,高埔的软枝大粒梅以其果大、核小、可食率高、色泽雅观、高产稳产等优点被评为“广东省优稀水果品种”。去年以来,该镇紧紧抓住实施农业“一镇一品”的发展机遇,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强力推动青梅产业发展,形成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强劲势头。目前,该镇青梅种植面积5.2万亩,产量近2万吨,青梅已发展成为高埔的支柱产业之一。

 

  “农业‘一镇一品’工程的实施,赢得了广大群众和企业的拥护。” 高埔镇青梅科技协会会长陈彬深有感触地说,去年下半年,受国内外经济持续下滑等影响,青梅的半成品(干湿梅)价格一路下滑,价格从年初的85元/箱跌至62元/箱,青梅市场面临崩盘的危险,这极大影响梅农的信心。“作为农业‘一镇一品’工作内容之一,刚刚成立的高埔镇青梅科技协会及时与普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联系,向该社提出放贷500万元‘救市’,将青梅收购价稳定在70元/箱左右。”

 

  由于农信社放贷及时,很快就稳定了梅市,增强了梅农信心,8家青梅加工企业也走出了经营困境。“去年青梅价格迅速企稳,我们梅农不致于亏损,应该归功于镇里实施的农业‘一镇一品’工程。”高埔镇种植大户温志坚对记者说,镇里还经常邀请有关专家对种植户进行培训,不断提升农户种植技术和加工水平,有效提高青梅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户增收。

 

  普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温小军告诉记者,助力青梅产业做大做强,促进青梅增产、梅农增收和农村繁荣是该社义不容辞的职责。该社把支持发展农业“一镇一品”工程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工程实施以来,共支持增投青梅贷款4190万元,有力促进青梅产业的发展;今年新增青梅收购贷款1620万元,满足收购资金需求。“我社还有针对性地推出了‘金梅贷’的特色信贷产品,不断满足青梅种植户的资金需求,此外,还在高埔镇龙堀村推行信用村建设,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积极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及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

 

  没有龙头企业的产业不是完整的产业,只有龙头企业的拉动,才能完成产品升级,加快现代化、产业化进程。在推进农业“一镇一品”工程建设过程中,高埔镇在全镇50家青梅加工企业中,挑选、培养一批基础好、潜力大的企业,如获得QS认证的东昱、志达、中梅等,通过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将其打造成为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使企业自身做强做大,同时以点带面,以大带小,拉动全镇青梅企业发展壮大。目前,东昱、志达已被评为揭阳市农业龙头企业,并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由于措施得力,高埔镇农业“一镇一品”工作取得喜人成绩。日前,在我市对各县(市、区)发展农业“一镇一品”工作情况考核中,该镇荣获一等奖并被通报表扬。

 

  温达华表示,通过打造农业“一镇一品”工程建设,高埔镇改善发展环境,擦亮了“高埔青梅”的金字招牌,并以此加强与乡贤的沟通联络,吸引更多乡贤参与家乡建设。目前,该镇内外乡亲积极支持家乡建设,一大批乡贤回归投资创业,铆足了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