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三月中下旬是青梅成熟、收获时节,这时候也是青梅加工企业到青梅产区收购青梅的高峰期。记者近日前往素有“中国青梅之乡”称号的普宁市青梅主产区,领略梅乡之美景,感受梅农的喜悦。
普宁种植青梅约有700年的历史,是全国闻名的水果之乡。其出产的青梅以果大、肉厚、核小、酸度高、果皮柔韧、不易破损、肉质柔软、晒干率高、色泽鲜艳、成品保质期长等优点而著称,誉满海内外。该市现有青梅种植面积、总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县(市)级首位,1995年4月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梅之乡”,同年4月,广东省又确定在该市建立“中国青梅种质资源基地”;1997年,普宁青梅被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并被载入《广东省优稀水果图谱》;2008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对“普宁青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在盛产青梅的普宁市高埔镇,记者感受到了一个梅的世界:漫山遍野,梅树成行,无边无际;穿行梅丛间,就像置身“梅海”之中,每棵梅树上都挂满了成熟的青梅果,梅农们采摘得不亦乐乎;山边的公路上,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青梅收购站,不时有梅农用摩托车载着刚摘的青梅来到收购站交易,随后,一辆辆满载青梅的车辆又从这里驰向各地的青梅加工企业。
据了解,去冬今春以来,由于气温低、雨水充足,因此今年普宁青梅迎来了大面积丰产的好年景,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到3万吨以上。但市场收购价仅为3~3.2元/公斤,比去年略有下降。“清明节后青梅就开始进入采摘期,预计到5月10日可采摘完毕。”在普宁市东昱食品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现为普宁市梅干协会的会员单位,总经理陈彬是梅干协会副会长,是一家以青梅为原料的制造加工企业,产品以话梅、干湿梅为主,主要销往日本、香港、美国、上海、浙江、山东、深圳等地,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在普宁青梅行业中起到龙头作用。据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青梅收摘前,普宁市梅干协会都积极发挥协会的协调带动作用,及早组织召开青梅收购工作会议,动员会员单位从大局出发,结合市场行情,合理收购,按质论价,力争把普宁区域内的青梅全部收完,力促梅农增产增收。“单单我们公司今年就计划收购6000吨左右。” 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