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泉寺,又称嵩峰岩,也俗称樟岗岩,化于麒麟镇樟岗乡仙泉山半腰上。 仙泉寺的由来,相传是樟新乡一善人,中年因皮患癞重病,无药可治,想自杀。走至此间石下。空气新鲜,草木丛生。他先用泉水洗其恶疾,次用青草兼治,数日好转,后得康复。他想这里是圣地,遂倡议信众在此建寺,取名仙泉寺。
斯岩始创于清康熙元年(1661),南毗老鼠峰,北邻梅花峰,前朝铁峰,背靠石山,洞深宽广,面山临谷,古榕参天,树根漫生。左右两道清泉奔涌,四季常流。香火颇旺。在漫长岁月中,天灾兵焚,几度兴废。这里曾是革命者活动地点。1942年前后,陈魁亚、彭湃、杨振进等同志,带领游击队,利用深洞藏身,几次战胜敌人。后出内奸,全岩被烧毁。民众重修,改名嵩峰岩。
到了文化革命,古寺被毁,石刻遭灭,树木被砍,只遗存开山祖师石碑一块。雨过天晴,等到三中全会召开,落实宗教政策,当地三乡老大请汕头新忠法师为住持,光慧、光旭法师具体负责复建丁作。1980年建成大雄宝殿,对联是:“鱼磬数声诸佛降,馨香三柱菩萨来。”后建观音殿,其联是:“石涧云封自古无人开秘诀,天堂露镇吾今有匙透玄关。”再建准提殿,其联是:“准晴观澈沧桑事,提手相扶积善家。”还建地藏殿、祖师殿、干佛殿等。
古岩历代住持是:开山祖具戒比丘亿建,二师祖具戒比丘正楚,三世祖沙弥文高,四世祖具戒比丘任德,五世祖具戒比丘永定,六世祖沙弥乐愿,七世祖具戒比丘了幻,八世祖具戒比斤新忠,九世祖具戒比丘光旭,十师祖具戒比丘释林。
近年来,寺僧过着正常的宗教生活,管好寺务,众善奉行。在助孤、助贫、助学、救灾等方面,受众好评。
以前山道狭窄崎岖路难走,现在大道通车到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