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即将到来,每年的这一天,潮汕人有祭祖先、吃汤圆、上坟扫墓等过冬节习俗。随着冬至的临近,市区的节日味道浓厚,记者近日在市区部分市场和超市走访发现,汤圆、鸡、鸭、粿品等应节食品成为“抢手货”。此外,采用鲜花等低碳环保祭奠先人的方式逐渐深入人心。
汤圆销量直线上升
冬节吃汤圆是潮汕传统习俗,俗语说“吃了汤圆大一岁”。昨日,在市区山大道一家超市内,大红色的冬至宣传展板高悬,耳熟能详的儿童歌谣《卖汤圆》循环播放,把人带回那熟悉的童年记忆中。冷冻柜里,不同品牌、口味的汤圆应有尽有,花生、黑芝麻和芋泥等传统口味依然唱“主角”。据该超市冷冻部罗主管介绍,由于市民口味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售卖的“蓝莓汤圆”“香橙汤圆”及“菠萝汤圆”等水果味汤圆,也受到不少顾客的青睐。“大概两周前汤圆开始入柜售卖,销量一直不错,预计整个冬至销售量能达到1.4万包。”记者巡城发现,不少商家推出汤圆特价促销活动,借此吸引更多消费者。“冬至快到了,趁着现在价格便宜,我们买几包放到冰箱里,过两天再吃。”正在挑选的陈阿姨告诉记者。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购买多种新口味的成品汤圆外,一些比较有空余时间的市民还不忘买回面粉、馅料等原料,为家人亲手制作汤圆。
祭祀食品提前订
鸡、鸭是不少家庭祭祀的必备品。连日来,各大菜市场经营鸡、鸭、鹅的摊档生意红火,不少市民提前预订家禽。而为了应对冬至当天的销售高峰,摊主均提前做好准备。“按以往的情况,冬至的家禽销量要比平时翻一番,市区综合市场一摊主告诉记者,这几天,陆续有熟客过来下单,他们会按照预订的数量来准备,再算上一些散客的需求。“冬至正好是星期天,到时准备叫上全家人一起过来帮忙。”
除了祭祀必备的“三牲”,潮汕人家的祭祀台上依旧少不了寓意吉祥的粿品。市场里,糯米粿、韭菜粿、发粿等粿品摊前不时有市民前来光顾。在市区专门经营粿品生意的李阿姨说,这些粿品平时少有人问津,而这几天每天经常有熟客过来预定,整个节日下来粿品要销近1500个。据了解,由于粿品所需数量较多,市民一般都要提前两三天向卖家预定。另外,像汤圆一样,心灵手巧的家庭主妇也可以购买些粿料回家自己做粿.一名卖粿料的经营者告诉记者,买粿料回家做粿的市民不少,以中老年人居多。
(来源:普宁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