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发布2013年业绩 优异表现获一致好评

佳兆业发布2013年业绩 优异表现获一致好评

新闻来源:佳兆业集团 发布时间:2014/2/25 15:39:06

    2月20日,集团在港公布2013年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累积合约销售额239亿元,按年增长38%,超额完成2013年220亿元的业绩目标。佳兆业集团赚得净利27.86亿元,同比增长65%。

  年报显示,集团2013年营业额同比上升63%至195.23亿元。据深圳房地产信息网统计,2013年佳兆业以销售总额及销售面积计算均位列榜首。2013年,深圳佳兆业城市广场以销售总额及销售面积计算均成为深圳单盘销售冠军。

  截至2013年12月31日,集团推售面积约为276万平方米,年内已售面积为245万平方米,集团在大中城市的整体去化率约为70%,平均去化率超过58%。

  财务比率方面,得益于投资节奏、运营策略的调整,佳兆业集团去年负债率由82.4%下降至62.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数据显示,佳兆业集团目前账上现金充裕。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佳兆业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较2013年6月30日上升41%至87.06亿元。

    集团充裕的现金流也为未来发展提供灵活性,2013年已吸纳多幅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土地储备,将会继续物色具潜力的项默支持未来增长。

    积极布局一二线城市亦获得丰厚回报。截至2013年12月31日,集团合约销售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9760元,同比增长45%。

    受当日良好业绩利好影响,公司股价午后一路走高,一度涨逾一成,创52周新高。

 

另附境内外媒体相关报道:

佳兆业核心盈利大升65%

2014年02月21日 来源:香港星岛日报

    刚刚取代万科成为「深圳卖楼一哥」的佳兆业(1638),宣布截至去年底止核心盈利大升65%,并首次派末期息,每股派15港仙,刺激股价造好,昨日一度升逾10%,收市报2.67元,升5%。

    佳兆业主席郭英成表示,今年集团合约销售70%将来自于一二城市,合约销售目标为300亿元(人民币,下同),即较去年增长26%。得益于重新布局一城市,佳兆业去年核心纯利大增65%至27.86亿元,且计及投资物业估值变动等因素,佳兆业去年纯利增长37.9%至28.57亿元。期内合约销售按年增加38%至239亿元,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于一二城市,合约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9760元,增长45%。佳兆业副主席谭礼宁预计,今年销售均价可上升至每平方米10500元,销售面积则将增长27%至516.7万平方米,即可售货源达550亿元。

进军养老医疗业务

    受惠于深圳销售理想,期内佳兆业总收益增加63%至195.23亿元,其中物业销售增长65%,毛利率为33.8%,增加1.3个百分点。谭礼宁指出,整体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因利润较高的深圳项目部分尚未入账,旧城改造项目毛利率亦将超过50%。

    郭英成透露,佳兆业今年计划进军小区养老医疗业务,土地方面可获较多优惠,有助进一步提升毛利率。至于会否效仿其他发展商进军海外,他直言,若要发展海外业务,一定首选香港,明年下半年将特别关注本港核心地区。

    谭礼宁表示,是次派息率为20%,相对于其他发展商的35%为低,但这是一个好开始,希望可以持续,今后会视乎情况调整。截至去年底,佳兆业净负债率减少4.7个百分点,为62.1%。谭礼宁指出,融资计划于去年悉数完成,现时集团融资成本由10.2%下降至8.2%,且仅有一笔2015年到期的15亿元债务,今年没有再融资压力,相信可维持合理负债水平。

    公司昨日宣布,今年1月合约销售约为13.4亿元,合约销售建筑面积为12.18万平方米。根据去年数据,均按年下降30%。

 

纯利激增37.8% 佳兆业首派息

2014年02月21日  来源:香港东方日报

    佳兆业(01638)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全年业绩,纯利按年增长37.89%至28.57亿元(人民币?下同),核心纯利升65.3%至27.85亿元,每股盈利0.58元,末期息每股15港仙,为上市以来首次。

    佳兆业股价一度升逾一成,收市报2.67港元,升5.11%。副主席谭礼宁指,由于去年业绩不俗,故开始派发全年股息,虽然派息比率仅为20%,但属好开始,希望派息政策可以持续。

今年售楼目标300亿

    去年佳兆业收入为195.23亿元,升63%,毛利率亦由一二年的32.5%增加至33.8%。谭礼宁指,基于公司的旧城改造项目毛利率逾50%,加上去年初购买的土地地价合理,相信未来整体毛利率仍有上升空间。

    去年全年佳兆业合约销售为239亿元,而于今年一月份合约销售约13.4亿元,主席郭英成指,今年合约销售目标为300亿元,考虑到今年房地产政策及整体经济或不如去年,故将审慎增加土储,未来会视乎价钱及销售情况增加一、二线土地,同时会加强收购。

    谭礼宁指,公司过去趁价格较低时,已主动进行多次发债,暂无再融资压力。海外市场方面,他指曾到新加坡等地考察,惟仅作学习,但料本港楼市或出现调整,不排除于下半年至明年在本港吸纳住宅地。

 

佳兆业集团将积极回归一二线城市

2014年02月21日 09:56: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日,佳兆业集团发布2013年业绩报。根据报告,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佳兆业集团实现累积合约销售额人民币239亿元,增长38%。累积合约销售面积约达2450829平方米,超额完成2013年220亿元的业绩目标。其中营业额、毛利、纯利均上涨近70%。

    此外,佳兆业在集团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其负债率降幅也达到20.3%,由82.4%下降至62.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据介绍,经过年多来宏观调控的考验,目前佳兆业现金流充裕。截至201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较2013年6月30日上升41%至87.06亿元。同期,总资产增加21%至878亿元。

在二三线城市房地产频现利空消息的当下,佳兆业也积极回归一二线城市。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佳兆业新购土地约310万平方米,较之2012年在一二线城市的78%的收购比例,2013年集团所购土地中有92%位于一二线城市。佳兆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郭英成表示,充裕的资金为未来发展提供灵活性,2013年已吸纳多幅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土地储备,将会继续物色具潜力的项目,支持未来增长。

    据佳兆业透露,该公司已在珠三角成功签署了占地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储备项目,其中470万平方米位于深圳,另有510万平方米位于广州。记者/曲广宁

 

佳兆业去年净利大增逾6成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王峥

    得益于提前在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有“旧改专家”之称的佳兆业在2013年实现了业绩的大幅提升。

2月20日,佳兆业公布了其2013年业绩报告,根据报告显示,2013年公司营业额同比上升63%至195.23亿元,毛利及毛利率分别增长70%、1.3%至66亿元及33.8%。纯利增长65%至27.86亿元。董事会建议派末期息0.15港元/股。

    佳兆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郭英成在业绩发布会上还透露,今年佳兆业的销售目标是300亿元,今后会保持每年20%的增长。

    而对于今年房价的走势,郭英成表示,“一线城市房价还是较为乐观的,全年增幅预计在10%左右;二线城市则比较平稳,能不能涨要看每个楼盘的具体情况;但三线城市的竞争肯定会很激烈。”

聚焦一、二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佳兆业2013年业绩的大幅增长,是在销售面积略有下滑的情况下完成的。佳兆业此前公布的销售简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累积合约销售面积约为245.1万平方米,同比下滑5%,但合约销售额高达239亿元,同比增长38%;,超额完成了2013年220亿元的业绩目标。同时去年公司合约销售均价也大幅增长45%,至9760元/平方米。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得益于佳兆业战略重点的提前转移,即重新回归一、二线城市,通常一、二线城市的项目销售单价较高。据悉,2013年全年,佳兆业来自一、二线城市的销售贡献就由2012年的42%上升到了58%。其中深圳区域就提供了公司整体销售额的30%。

    此外,2013年佳兆业入市的城市旧改项目也对公司年度销售额产生了重大贡献,其中佳兆业城市广场更是夺得深圳单项目销售冠军,该项目作为深圳32年来最大的城市综合体,对公司总合约销售贡献达到19%。未来,佳兆业会仍以一、二线城市为主,但三线城市也不会放弃,将精选城市,精选项目,形成一、二、三线城市协调发展的局面,降低系统性风险。

完成一线城市布局

    而得益于投资节奏、运营策略的调整,在佳兆业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公司负债率降幅也达到了20.3%,由82.4%下降至62.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佳兆业方面还表示,公司2013年总计发行13.41亿美元用以偿还2014年及2015年到期债务,大幅减低融资成本的同时还改善了原有债务期限结构,整体融资成本从10.2%降低至8.1%。通过积极主动的债务管理,使得债务期限从2.2年延长至3.7年。同时,经过年多来宏观调控的考验,目前佳兆业现金流充裕。截至201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较2013年6月30日上升41%至87.06亿元。同期,总资产增加21%至878亿元。

    郭英成表示,充裕的资金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灵活性,2013年已吸纳多幅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土地储备,今年将会继续物色具潜力的项目,支持未来增长,包括继续采用旧改模式去拓展土地储备。“一、二线城市地价比较高,竞争也非常激烈,所以佳兆业在一、二线城市拓展土地的时候会尽可能的寻找合作伙伴,同时也会根据自己的优势去寻找一些合并收购的机会,毕竟并购的方式相比正常的拍卖成本更低”,郭英成称。

    根据年报显示,佳兆业去年新购土地约310万平方米,共支出141亿元。较之2012年在一、二线城市的78%的收购比例,2013年公司所购土地中有92%位于一、二线城市。这其中,佳兆业在去年的9月以代建代管的方式入主北京长安街沿线唯一待售物业“长安8号”,虽然只是代建代管,但已为佳兆业进驻北京市场提供了较好的平台。至此,佳兆业顺利完成“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战略布局。

 

佳兆业2013年销售额239亿元毛利及纯利上涨近

新浪网 (记者 戎青青)2014/2/21 18:18:57

    新浪讯  昨日,佳兆业集团发布2013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截至12月31日,集团实现累积合约销售额人民币239亿元,按年增长38%。累积合约销售面积约达2,450,829平方米。按年下降5%。超额完成2013年220亿元的业绩目标。

    其营业额同比上升63%至人民币195.23亿元,毛利及毛利率分别增长70%、1.3%至人民币66亿元及33.8%。纯利增长65%至人民币27.86亿元。截至2013年12月31日,已销售待结转金额达人民币194亿元。

据统计,2013年佳兆业以销售总额及销售面积计算均位列榜首。年内,深圳佳兆业城市广场以销售总额及销售面积计算亦成为深圳单盘销售冠军。

    截至2013年12月31日,集团推售面积约为为276万平方米,将全年总可售面积增至380万平方米。年度内,已售面积为245万平方米,集团在大中城市的整体去化率约为70%,即人民币138.732亿元,而平均去化率超过58%。

 

现金流充裕,佳兆业负债率大幅下降20.3%至62.1%

    得益于投资节奏、运营策略的调整,在集团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负债率降幅达到20.3%,由82.4%下降至62.1%,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集团2013年总计发行13.41亿美元用以偿还2014年及2015年到期债务,大幅减低融资成本的同时还改善了原有债务期限结构,整体融资成本从10.2%降低至8.1%。通过积极主动的债务管理,使得债务期限从2.2年延长至3.7年。

    经过年多来宏观调控的考验,目前佳兆业现金流充裕。截至2013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较2013年6月30日上升41%至87.06亿元。同期,总资产增加21%至878亿元。

    佳兆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郭英成表示,充裕的资金为未来发展提供灵活性,2013年已吸纳多幅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土地储备,将会继续物色具潜力的项目,支持未来增长。

 

土储结构合理,年均复合增长率近60%

    截至2013年12月31日,佳兆业土地储备建筑面积达2330万平方米,合约销售建筑面积达245万平方米,2008-2013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8%。发展中的建筑面积达840万平方米。

    佳兆业庞大的经营规模正在形成,土地结构趋向合理。已开发的59个项目中,共覆盖全国五大区域的27个城市。在235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中,珠三角区域占比39%,环渤海区域占比29%,其他三个区域各占比9%-12%。平衡的土地储备分布有利于降低区域集中的风险。

    积极回归一二线城市。截至2013年12月31日,集团新购土地约310万平方米,总代价为人民币141亿元。较之2012年在一二线城市的78%的收购比例,2013年集团所购土地中有92%位于一二线城市。

旧城改造项目成果显著,集团于珠三角旧城改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现有土储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现有旧城改造项目取得良好的协同效应。

 

一二线城市贡献率大幅提升,佳兆业一线城市布局完成

    从广泛布局三四线城市到重返一二线城市,佳兆业率先提出的区域转移战略开始发力,2013年全年,全集团来自一二线城市的销售贡献就由2012年的42%上升到了58%。其中深圳区域就提供了公司整体销售额的30%。

    截至2013年12月31日,集团合约销售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人民币9760元,同比增长45%。销售均价的上升主要由于来自深圳的贡献增加。据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竞争虽然激烈,但这些一二线城市的供应也少,去化很快,相应的系统性风险也比较小,强劲的需求以及较为理想的楼价,将为公司带来更高的毛利率。回归一二线城市是集团近两年来战略调整的主力方向。

    2013年年初,佳兆业率先打响土地争夺战的第一枪,在广州、上海大手笔拿地,除广州的白云区同宝地块、白云区梅花园地块,2013年12月集团于广州收购的南玻地块成为广州新增的第四个项目,使广州的土地储备达到建筑面积俞58万平方米。

    上海市场作为佳兆业深耕的一线城市之一,今年表现也可圈可点,据统计,2012和2013年,该公司在上海先后拿下6幅地块,为佳兆业深耕上海做好充分的土地储备。据了解,2013年推出的位于奉贤的佳兆业8号及嘉定的佳兆业壹号自下半年推出以来,成交面积稳居区域榜首。

除根据地深圳外,其他一线城市同样是集团重仓买地的战略阵地,而北京市场作为全国全国地产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2013年9月中旬,佳兆业以代建代管的方式入主北京长安街沿线唯一待售物业“长安8号”,虽然只是代建代管,但已为集团进驻北京市场提供了较好的平台。至此,佳兆业顺利完成“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战略布局。

    佳兆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郭英成预计未来来自一二线城市的销售贡献率将占比约60%-70%(2013年该比例为58%),而过往这些城市已录得超过70%的去化率。如同其年初表示,未来,佳兆业会仍以一二线城市为主,但三线城市也不会放弃。将精选城市,精选项目,形成一二三线城市协调发展的局面,降低系统性风险。

 

佳兆业旧改提振业绩,“造血”功能凸显

    2013年,佳兆业入市的城市更新项目开始对公司年度销售额产生重大贡献,旧城改造项目开始盈利,产生充沛的现金流,提高公司的营运能力。

    在2013年获得深圳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冠军的佳兆业项目中,其四个在售项目中佳兆业城市广场和佳兆业广场都是城市更新项目,而佳兆业城市广场更是夺得深圳单项目销售冠军,该项目作为深圳32年来最大的城市综合体,对集团总合约销售贡献达到19%,目前平均售价为23000元每平方米。

坚持自住家用市场战略来降低政策影响带来的风险,并进一步深化在已进入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同时珠三角洲地区的旧改项目得到扩展,于珠三角旧城改造的领先地位获得充分认可。

    珠三角地区政府关于旧城改造的支持性政策和以房屋等实物支付的形式冲抵,最小化前期大量的资金支出作为集团旧改领域的独特优点,在提振业绩的同时,旧改项目有吸引力的毛利率也成就了定价的弹性,将为未来盈利增长带来强劲动力。

    于珠三角成功签署了占地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储备项目,其中470万平方米位于深圳,其中3个位列深圳市政府第十二五规划的60个重大标志性项目,3个项目并入2013年深圳市重点项目。另有510万平方米位于广州。

 

资金市场持续看好,佳兆业将继续提升利润水平

    佳兆业的优异表现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注意。2014年1月,持续关注佳兆业的国际投行渣打、德意志、海通国际给予公司“跑赢大市”或“买入”的评级。分别予以3.25港元、4.15港元和2.95港元的目标价。

    2014年建筑面积约520万平方米的可售资源,预计均价将超过10500元每平方米,并预计2015年全新可售建筑面积达230万平方米,预计均价超过15000元每平方米。通过战略性的定位以满足市场上的刚性需求,可持续的土地储备将支持集团继续于2014年及之后扩大规模。

    集团将致力于维持合理的负债率,延长债务到期组合以降低短期再融资风险,兼顾多元化融资渠道,增加多元化收入来源。

    基于充足的土地储备和高利润的旧城改造项目,佳兆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郭英成对集团未来盈利水平看好,其表示将继续提升利润水平。

    全年业绩报当日(2月20日),受当日良好业绩利好刺激,股价公司股价午后炒高,一度涨逾一成创52周新高,达2.82元,成交量达0.43亿股。报收2.67元,收盘涨幅达5.11%。

 

得益城市更新 佳兆业销售均价大涨

2014年02月21日 03:14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晓玲辛继召

    得益于提前布局一线城市和深耕城市更新项目,“旧改专业户”佳兆业(1638.HK)2013年在全国业绩指标大幅飙升。

    根据佳兆业之前发布的销售简报,截至2013年12月31日,合同销售额239亿元,同比增长38%;合约销售均价为9760元/平米,同比大幅上涨45%。CRIC研究中心人士认为,这得益于企业战略重点转移,重新回归一、二线城市,通常一、二线城市的项目销售单价较高。接下来类似恒大、华润置地、泰禾等纷纷加码一二线的公司,其销售均价也将出现上升,这是一个趋势。

    数据显示,佳兆业2013年合同销售中,有65%来自一二线城市项目的贡献。这与佳兆业从2011年便开始调整区域布局,回归一二线城市的战略是一致的。

    此前,佳兆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郭英成在2013年初表示,“佳兆业会主要以一二线城市为主,但三线城市也不会放弃,未来在一二线城市的发展可能会达到70%,余下30%会留到三线城市。”

依照规划,到2015年,深圳市计划用于城市更新改造的用地规模将达到35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达到1800亿元。

    佳兆业集团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其在全国拥有近40个城市更新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米,其中绝大部分位于广东和深圳,将会在未来数年内陆续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