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在大南山的革命活动

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在大南山的革命活动

新闻来源:揭阳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4/7/25 16:45:05

    彭湃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农民运动领袖、著名海陆丰苏维埃和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是一位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928年1月31日,为贯彻执行广东省委关于极力发展各县大暴动的指示精神,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彭湃及师长叶镛、参谋长徐向前率领红四师两个团500多人进抵普宁。从这时开始,到同年11月调往上海工作,他偕夫人许玉磬一直坚持在大南山及其周围转战,攻敌堡垒,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和成立苏维埃政府。以后,在敌人大军压境,革命斗争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他带领红军队伍转徙于白马仔、林樟、盐岭、潘岱、雷岭一带的深山老林中,对干部、群众做了许多艰苦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表现了他临危见智、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

  1927年11月8日,彭湃从香港回到海陆丰主持东江特委工作,并领导红二师和海陆丰农民武装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13日和18日建立了全国最早的陆丰县、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创建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11月中旬,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彭湃派陈魁亚等一批原海丰农运宣传队同志到普宁,建立了以陈魁亚为书记的中共普宁县委。同时在工农武装队伍和工农群众中发展新党员,建立健全党的各级组织机构。县农会也在塔脚重建机构,恢复革命活动,开展了抗租、抗税、抗债和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斗争。12月下旬,中共东江特委根据广东省委指示,通令各县举行年关暴动。普宁县委根据上级党委指示精神,制订了年关暴动计划,决定从12月30日至1928年1月2日,一连3天为农民总暴动日,举行全县总暴动。在县委的领导下,全县人民掀起了年关暴动的第一个高潮。在3天中参加暴动群众达2万多人,镇压反动地主、恶霸分子200多人,没收其财产数千担,焚毁了大批田契、租簿、债券。1928年1月31日,工农革命军第四师(通称红四师)第十一团300多人,在师长叶镛和参谋长徐向前的率领下进抵普宁赤水村,协助普宁开展年关暴动。并于2月3日和6日,先后在县工农革命军第六团队的配合下,攻下果陇、和尚寮两个地方为民团据点。2月8日,彭湃带红四师第十二团200多人到赤水村,帮助普宁县委总结年关暴动中的经验教训。并在陂沟村召开普宁县党团联席会议,决定成立县苏维埃政府,实行土地革命和发展党团组织。在彭湃的指导下,经过抓紧筹备,2月13日在大南山陂沟村振声学校召开有300多名代表参加的普宁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告普宁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选举陈开仪为县苏执委会主席,傅尚刚、黄阿兴、张文忠等为执行委员,设址于什石洋村辉祖祠办公。在成立大会上,彭湃亲自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普宁人民的斗争成果和取得的胜利,总结了开展武装斗争取得胜利的经验,指明了今后的工作和斗争方向,给普宁人民以极大的鼓舞。普宁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领导各区、乡抓紧建立革命政权,全县有7个区100多个乡村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并继续发动农民收回当铺典物,收缴焚烧地主的田契、债券,进行掘田塍、分土地,实行土地革命。

  1928年2月底至3月初,海陆丰县城因遭敌重兵进攻失守,彭湃率红二、四师官兵转战到大南山区,以大南山为据点,坚持领导武装暴动。3月10日,彭湃带领红四师4个连队配合潮普惠三县农民武装,在惠来县城郊苗海村沈氏祖祠成立红四师攻城指挥部,同时成立惠来县苏维埃政府。3月15日与22日,彭湃亲自指挥红四师官兵和潮普惠县农军10万多人,两次攻下惠来县城,击溃守敌第十一军七十六、七十七团近1800人,击毙七十七团团长向卓然。3月27日到同年10月,彭湃率中共东江特委机关从海陆丰转移到大南山,建立起新的革命根据地,使大南山成为领导东江地区革命斗争的指挥中心。

  1928年4月至5月,中共东江特委领导机关驻在大南山惠来县属林樟村三山祠,彭湃夫妇也在此驻扎。他在此祠堂多次召开会议,指挥红军队伍粉碎敌军对大南山的进攻。5月5日至12日,由彭湃主持,在林樟村三山祠召开潮普惠三县县委联席会议。为协调三县的统一行动,决定由彭湃等15人组成三县暴动委员会,通过了三县暴动计划,拟集中三县精锐农民武装和部分红军成立红军第五师,师长袁裕,先从惠来举行暴动,进而普宁,最后集中力量进攻潮阳,夺取三县政权。后因形势变化,敌人大军压境,此计划未能实现。

  同年6月,革命暂趋低潮,彭湃夫妇移驻普宁县大南山白马仔村的李春太石屋。彭湃在此召开中共东江特委会议,检查潮普惠三县暴动失败的原因,制定对三县党组织整顿的计划,并亲自起草了东江特委给广东省委报告《潮普惠三县党组织状况与整顿计划》文件。在此期间,他十分关心红军战士和伤病员的生活。如处于白水石示深坑石洞一处红军医疗点的伤病员,虽然隐蔽安全,但因生活和医疗条件差,他们写信给彭湃,要求上前线与敌拼一生死,情绪动荡,不利于养伤治疗。彭湃深入访问后,做出组织他们打草鞋、地方党组织供应布料建立“草鞋厂”的决策,获得军鞋供应前方战士而使伤病员安心治疗的两全效益。

  1928年11月,彭湃上调上海,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出卖彭湃被捕。就义前,他写信给党中央和许玉磬,表现了献身大业、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令人动容。

  彭湃同志牺牲后,许玉磬回大南山,参加东江特委领导工作,不避艰险,继承烈士遗志,深入群众,不屈不挠,坚持斗争,直至1932年坚贞殉难。

  在领导大南山的革命斗争中,彭湃与大南山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大南山人民永远铭记彭湃为革命立下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