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阳粘米圆
洪阳粘米圆,负有美味小食之名,其用大米磨成浆,沉淀后用其浓浆置于特制有孔的木板上(木板上设置有密密麻麻的小孔,每个小孔约0.5厘米),然后把浓米浆挤于木板小孔,让其沿着小孔坠下七八十度将开而未开的热水之中,侯等这些米浆条浮于睡眠,形成“粘米圆”,捞干之后再置于冷清水沉漂,捞干晾干。食用时需用鸡鸭汤泡制,加上配料,加上适量的鸡鸭肝、腱、肉片等,清香可口,易于消化,惹人食欲。
洪阳肠粉与粿卷
粿卷用米浆在炊机里蒸成薄薄半透明状的粿皮,然后有点类似肠粉制作一样加上鸡蛋、香菇、虾米、鱿鱼、青菜、南瓜等主料后,再次送到炊机中蒸熟,拿出后卷上置于盘子中,配上炸过的葱花加豉油,即可食用。若喜欢还可以叫上一碗汤。当然,也可以纯粿卷而不加任何其他主料,直接粘葱花油也很好吃。
洪阳肠粉的做法很简单,与粿卷基本一样。
城顶干面
城顶干面的摊档位于洪阳城顶路往城隍庙路口交叉处附近。其以面细质脆带肉香而闻名。面的主配料和普通汤面基本相同,经过特殊加工精制而成。制作食用成品时,用急开水将面炮制熟后捞干置于大碗中,配上肉酱、咸肉等;或干面直接就不加其他配料,只蘸上些许新鲜猪油,或有的还加上糖、陈醋,细嚼品尝,切齿生香,且绝不糊口,可谓食而不厌。城顶干面是独家经营,求质精而不求多卖,每天定时供应,只做两个小时左右的生意,顾客须在上午10点至11点半光顾,否则一般就吃不到了。
海石花
海石花是一种绿色冷饮,用一种海中的植物“海石花”切丝调煮熟加上蔗糖等,制成清甜的糖水,拌上一些刨冰、梅汁等配料,在夏日中喝起来凉凉的,非常清爽。海石花的果肉有点像咖喱果冻,一杯两块钱。
马南山面线
潮人的口中的面线,为纯手工制作,其咸淡随天气变化而异,加工出来的面线,有弹性韧性,可存放期长,将之放于通风干燥之处,半月一月都不变质。潮人多用此送礼,因其意义甚佳——面线的长象征长寿,所以与人庆寿,一定会备有面线;欢庆喜席,会有炒面线,俗语:“完工炒面线”,即庆祝工程竣工之意;有歌谣:“三月廿九伯爷生,潮州炒了粿仔面”,即当日,家家户户都要炒面炒粿或粿面凑合。
面线食用时,一般将水煮至将开未开,即俗称“蟹目水”时,把面线放下水里泡熟捞起晾干,切短后用鲜油或猪朥炒制,配上豆芽、韭菜,煎熟后便可食用;也可以不通过加工炒制,在泡熟后趁热加上特制的“葱珠朥”、“蒜片朥”,即可食用。
猪肠胀糯米
猪肠胀糯米是洪阳特有的一种简单实惠而爽口好吃的美食。其一般制法是取猪大肠中段,用食盐、纯碱或淀粉反复搓洗至无异味,将糯米先浸软,与猪肉、香菇、虾、莲子等辅料拌匀,调入食盐、味精、胡椒粉等调味品,然后填装入洗好的猪肠中(“胀”在潮语中即把东西装入容器中的意思,“猪肠胀糯米”名称由此而来),两端用纱线扎紧,放下在有猪肚、猪胃、猪肝、生肠等汤锅煮约1小时,捞出斜切成小片,蘸上特制的“甜豉油”(酱油调进红糖、适量辣椒、淀粉,小煮开,撒进炒香的白芝麻),便可食用。再加上碗汤锅的猪肚、猪胃、咸菜汤,吃起来清新爽口,回味无穷,此外也有补中益气润胃之功能,可谓老少咸宜,赢得各地朋友的青睐。
洪阳炸春卷
洪阳春卷,又叫春饼,以其“烫嘴”、酥脆、香爽而闻名!长年均有供应,而在每年春季是最为盛销的!特别是农历正月十五夜,洪阳人几乎老少都要吃春饼,图个好兆头——“春”谐音伸张,即长进。春卷用特制的“薄饼皮” (用拌好的面在特制平底鼎煎成一小张一小张),卷入韭菜头,焖制后的“猪肉丁”、香菇、虾米和猪肉酱,卷成小条状,长约15公分,直径约3公分。放入油锅慢火细煎至皮变赤色,捞起便可取吃,吃时加特别的“蒜泥醋”,咬破春饼时,其香味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