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成人礼习俗--“出花园”

潮汕成人礼习俗--“出花园”

新闻来源:环球潮人网 发布时间:2015/4/28 14:14:51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成人礼习俗,年满15周岁(也有地方定为虚岁15周岁)的孩子要“出花园”。在潮州人的眼里,未成年的孩子就像是生活在花园里一样,等到其成年时(虚岁15岁,海陆丰地区是虚岁15岁),就要将孩子“牵出花园”,表示其已成年能独立生活。 不过各地习俗不同,有的地方只给女孩“出花园”;有些地方要先求神问卜,获知没有“忌讳”“冲撞”,才能举行仪式。

传说记载:

  出花园中穿红皮屐和吃公鸡头的习俗,传说来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传说林大钦少时读书,买不起红鞋,便穿红皮屐。一天,他放学回家,见有老者抱着一只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有一对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老者要求路过者应对,对得上可得这只公鸡,对不上者仅赔他一页对联纸。林大钦站了一阵,对曰:“牝羊颔下须。”对得好,老者将公鸡送他。回到家里,他父亲将公鸡宰了,烫熟后砍了个鸡头奖励大钦,以示独占鳌头之意。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潮人以为这是个好兆头,在孩子入学时就给买双红皮屐,给他抱大公鸡,孩子出花园时就给吃鸡头。

          

            现代人们用红色鞋子代替红皮屐红木屐,衣服有也大多采用红色的

          

                                     红皮屐

历史记载:

  中国古代汉族男子15岁“束发”“成童”,即少年成年加冠礼在20岁,女子成年“及笄礼”在15岁;各少数民族男女成年礼的年龄各有不同,一般在18~20岁之间。

  潮汕有句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给15岁者举行成人礼,说明将成人岁数提前。

  潮汕地区过去的成人加冠礼,府县志多无记载,惟清嘉庆《澄海县志》有载,谓时在男子结婚之前,家人为其预备冠巾,冠巾由族长授予。举行仪式时,由赞礼的人致祝词,然后加冠。此俗仅在士大夫家庭中偶有举行,平民无此俗。

具体时间:

  虽潮汕各县市略有不同,但大体上遵循这样的做法。一般选择农历三、五、七月,大体多是七月初七乞巧节这天举行,有部分的要先求神问捕确定日期。

习俗仪式:

  其仪式是将三牲果晶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晾晒用的竹箕)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

  出花园的孩子要穿红皮屐、吃公鸡头,所有食品都要吃一点,并且要成为饭桌上最先吃的那个人。

出花园全过程:

  “出花园”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或者七月初七举行。在这一天到来时,家里就要用木桶盛装温水,浸泡12种鲜花,让孩子在其中沐浴,以洗掉所谓的孩子气。浴毕戴上新缝制的肚兜(一般是母亲或者祖母做的),再把2个古钱以及12颗干龙眼放入,接着就穿上新衣服与红木屐,其意是孩子跨出花园之门,将一帆风顺,平平安安。之后,孩子又要接连进行一系列拜祭。首先是拜“床神”,床边放一个笸箩,装有乌豆酒、红桃粿、发粿、薯粉丸还有“三牲”,也就是猪头、草鱼和鸡,这当中男女还有一些分别,比如如果是男孩,就要供公鸡,意为雄壮,若是女孩便是母鸡,意为生儿育女,另外还要多加15副花纸,完了以后还要拜天公,说话答谢他保佑孩子健康成人。

  “出花园”对于孩子来说,是庄严的,这一天大人们要求孩子要整天躲在家中,更古老有些说法应该是不能见天日。出花园这天不准把电话打出去,不能见生人,不能出门,凡事都要百依百顺,无论是孩子对爸妈说的,还是爸妈对孩子说的,都要说个“好”字,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拒绝,以图个好兆头。

身穿新衣,脚着木屐,头戴“石榴”花

  “出花园”这天,小孩子要穿舅舅送来的新衣,木屐,一般为红色。当然,现在很多繁琐礼节已经被简化,舅舅可以直接送红包给外甥(女),让孩子自己置办。并且,这天早晨,父母会让小孩子把一枝带有吉祥意义的“石榴”花别在耳朵上。

吃早餐,“咬”鸡头

  这一天吃早餐,一般是凑齐八人,早餐有公鸡一只,甜品,青菜等各种拼凑成八道或十二道菜。就餐座位也是有讲究的,“出花园”者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他的专利。其意义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出花园”者举箸之后,别人才可以吃东西,每一种食物都是这样。 当出花园者属鸡时,应该以鹅代鸡。

宴请亲朋好友,收送礼物

  这天中午,备办丰盛的午餐,宴请亲戚好友。席间,家人、亲人向孩子祝愿,赠寄美好的愿望。“出花园”前几天或当天,亲戚们都会前来送礼,或是红包或是礼物,礼物是给“出花园”主角的,但一般是由父母操办,进行回礼。

  吃饭的时候,要请亲戚朋友,孩子坐正位,表示他已经有能力成为家中重要支柱,大人们可以向他祝贺,如果有拿礼金的,可以放于肚兜之中。这一餐,孩子必须要吃到几种菜:龙剑鱼,表示孩子生龙活虎,有技能;落汤匙(潮汕小吃,潮音与钱谐音),表示将来有钱;葱蒜芹煮豆腐,取其谐音表示聪明、精算与勤劳;猪肝(与官谐音),表示将来可以做大官;豆粉丝煮鸡蛋,表示长寿,处事好;鲤鱼,多卵,表示人丁兴旺。

  当这一天过了之后,孩子就算已经成长了,走出了花园之门,跳出花园之墙,面临的就是外面更繁杂的世界,踏上人生新一征程。

  此外,关于潮汕地区关于“出花园”的题材有很多,比如剪纸、歌曲等。

  “出花园”这一习俗,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地方文化。从古代的成人礼沿袭至今,历史悠久,也已经是相当的少见。当然,潮汕地区的孩子现今也越来越少举行这样一种繁多复杂的形式,即使是有,它的内容也有了相对的简化,然而它代表着一个地方的一种文化,对于孩子成长而言,具有庄严深刻的涵意,确实是别一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