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民间习俗,凡时年八节,几乎家家产户都要做红桃粿、酵粿、白饭桃。红桃粿、酵粿做完后,要放在祖宗灵位前祭拜,白饭桃则只是拿来吃,那是因为潮州人认为红色是吉祥如意、好意头的象征,而酵粿在制作过程需要发酵,故取其“发”的好意义。

食材介绍
粳米粉、糯米饭、香菇、虾米、鸡内脏、花生仁、生蒜。
配料
味精,胡椒粉、鱼露
做法
把糯米饭、切成丁的湿香菇、虾米、切成丁的鸡内脏、炒香去外衣的花生仁、切碎的生蒜,一起下油锅爆香,调入味精,胡椒粉、鱼露,即成红桃粿馅。
粳米粉冲开水做成红桃粿皮,把红桃粿皮搓成长条,捏一小块,压成圆薄皮,包上馅,然后用粿印印出,上蒸笼蒸熟即可,也可在吃前略微用油煎香。
食用指南
红桃粿的原料、制作方法和白饭桃完全一样,只不过在水磨粳米粉蒸熟后要冲开水的时候,开水中调入一点玫瑰红的食用色素,使做成的粿呈粉红色。
过去潮州人做红桃粿时,有时往开水中调入一种叫“红花末”的色素,“红花末”所含化学成份,吃后对身体稍有不利,所以我们提倡使用食用色素,且要限量使用。
粳米粉在冲开水之前,一定要先上蒸笼蒸熟,否则红桃粿的粿皮不爽,吃的时候会粘齿。
制作方法
潮州人做桃粿祈求吉祥如意,平安好运。因此,粿模大多都是雕刻寿字。
做红桃粿的粿皮很讲究,用一个大锅盛水,水和米粉的比例要恰到好处,水多一点会糊掉(俗语称“尔做一钵糊”就在这里出实的),水少一点又揉不到一起。比例要求极为严格。1斤梗米粉、1.1斤水,等水煮开了,放上一点红花末。然后把火捻小,只有蟹目水的样子,水尚未沸腾时,再将米粉轻轻地倒进去,这样使米粉浮在水上面,要是沉到锅底,就会着底烧焦。小火焖10分钟,起锅搅拌,再倒在一个大钵子上,用手不停地揉搓着,怕凉了那皮揉不粘合,等揉好之后,要再放一两勺凉水,叫做开水(不是沸腾的开,是再把成团的米粉用水重新打开的开。)开了水后再接着揉搓,说这样皮会更好吃,这是先辈不知试了几代人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啊,这个无书可查,无理论可讲,凭着感觉一代一代传下来。
红桃粿的馅有两种,一种是用绿豆去皮煮熟加调料做的,一种是用糯米做的。我们大多都是用糯米做,先把香菇、猪肉、虾米、蒜苗切碎,花生去壳剥皮,放在炒锅炒熟;糯米煮熟后用炒锅和着调料炒成一锅糯米饭。在一堆做好的皮揪出一小团,捏成一个薄薄圆圆的小碗,盛进糯米饭,再团成一团,用粿印印出来,放进烧沸的锅里旺火猛蒸13分钟,粿就熟了。一般是1斤粳米粉配1斤糯米,做出来大概有22个红桃粿。
相关故事
白饭桃
主 料: 粳米粉,糯米饭,香菇,虾米、鸡内脏,花生仁,生蒜
配 料: 味精,胡椒粉,鱼露
做 法: 白饭桃的皮采用水磨粳米粉,即是粳米浸水后才磨成粉,如果粳米没经过浸水直接用机器磨,则会因温度过高,磨出来的粉没有水磨粳米粉那样有粘度,那样幼滑。把水磨粳米粉上笼蒸熟后,冲入开水,搅拌后用手搓揉均匀,即成白饭桃的粿皮。
把糯米饭、切成丁的湿香菇、虾米、切成丁的鸡内脏、炒香去外衣的花生仁、切碎的生蒜,一起下油锅爆香,调入味精,胡椒粉、鱼露,即成白饭桃粿馅。
把白饭桃粿皮搓成长条,捏一小块,压成圆薄皮,包上馅,然后用粿印印出,上蒸笼蒸熟即可,也可在吃前略微用油煎香。
名家点评: 白饭桃是潮州地区一种极为大众化的粿品小食,时年八节,千家万户都自己动手,制作白饭桃。白饭桃这种粿的馅很特别,它是用炒香糯米饭为馅,这是因为潮人的祖辈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吃以饭为馅的粿品,用以寄托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白饭桃外观白色,桃形,以饭为馅,故名白饭桃。
备 注:
制作白饭桃要注意一点,就是粳米粉在冲开水之前,一定要先上蒸笼蒸熟,否则白饭桃的粿皮不爽,吃的时候会粘齿。
酵粿
是广东一道特色小吃,民俗年糕。发酵类米制糕粿品。又称发粿。潮汕民间所以称作发粿,还有寄寓着发财、发家的祝愿。多在冬至、春节等大节目或重大祭神活动中制作。糖料多用红糖,也有用白糖的。蒸熟后在面上盖上福寿字样红色印纹或写上“答谢神恩”或“合家平安”等吉利字句。蒸制用的盛器是用竹篾与制蒸笼的薄木板编成,像一个平底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