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对企业、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近日,广东泰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宝医疗”)董事长卢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表示,泰宝医疗将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两大战略”推动揭阳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政策号召,充分发挥医疗器械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助推我市医药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时代大背景赋予企业发展新挑战和新机遇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体经济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地处粤东西北地区的民营企业,在整个时代大背景下,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并有效应对欠发达地区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在与记者交流中,卢亢抛出一个话题。他认为,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扶持力度,这对有深厚医药产业基础的揭阳来说是一种机遇。我市医药产业在药品流通领域十分活跃,但在医疗器械制造领域则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这对医疗器械制造企业也是一种机遇。泰宝医疗正是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契机,通过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外引内聚,不断突破发展瓶颈,才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医疗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卢亢表示,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又一重大机遇。泰宝医疗已做好计划,今年要力争实现上市和增资扩产。“未来公司将主攻高端生物功能产品和高端康复诊疗设备的研发。在普宁英歌山工业园的新厂区建成后,将为公司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更有效的平台。”
在卢亢看来,实施创新驱动不仅对企业转型升级有推动作用,还能帮助整个产业链应对市场倒逼。“应该看到的是,医疗器械行业生产低端耗材、低值出口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我市的医疗器械行业一定要抱团‘登高’,转向高端产品市场,努力攻克技术瓶颈,提高产品附加值。”他说。正因如此,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泰宝医疗在普宁发起成立了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积极整合资源,引导行业抱团取暖、创新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生动力
谈到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卢亢直言:“市场是非常现实的,企业只有不断在科研上多投入、出成果,在技术领域中保持领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
卢亢所说的,正是泰宝医疗不断加大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力度的最主要原因。据悉,该公司先后与中山大学联合创办“中山大学泰宝医用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与广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联合创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泰宝功能敷料联合实验室”,与广东药学院共建“广州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抗血栓泵产品的开发……技术创新为企业带来喜人成果,至目前,泰宝医疗已获得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45项(含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其中,与中山大学合作的泰宝藻酸盐敷料系列产品研发项目被国家海洋局认定为产业示范项目,获得专项扶持资金。
卢亢特别提到,研发是一个长期的、高风险和高投入的过程,中小微企业在科技投入上无法与大公司比,这对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小微企业十分不利。为此,他建议,政府要创新科技政策扶持措施,让急需资金开展科技研发的中小微企业得到更多支持。同时,要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指导和支持科技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强做大。
创新驱动要特别重视人才培育和引进
“欠发达地区向来不是人才流入地,而人才的缺乏是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卢亢指出,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创新驱动要特别重视人才培育和引进。“近年来,泰宝医疗通过创新人才引进模式,把研发设计中心放在一线城市,尽管增加了投入,但却成功地吸引了20多名高端人才进驻企业。”
然而,这只是一时的“缓兵之计”,卢亢认为,要根本解决人才缺乏、流失问题,还要把人才培养纳入产业布局。为此,泰宝医疗积极与高校联合,探索医疗器械行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为提升一线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该公司与普宁职校联合举办医疗器械技术技能实训班;为做好企业未来发展的人才储备,该公司又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以自主招生方式办了学徒制大专班。更让人感受到泰宝医疗拥有长远发展目标的是,2014年8月,泰宝医疗广东医药健康职业学院项目落户普侨区,“通过办好职业教育,将有效提高区域医药健康产业高端人才比例,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卢亢告诉记者,新常态下,市场竞争将更多体现在专业化上,企业家本身是否不断学习提升,对企业发展尤为关键。他建议企业要关注竞争压力,积极开拓视野,努力提升自身管理经营的素质能力以增强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