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高埔镇自2012年实施农业“一镇一品”工程建设以来,通过采取强有力措施,青梅产业实现了跨越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全镇青梅种植总面积5.2万多亩,年总产量达2万吨。
青梅是高埔镇的传统主导产业。2013年,高埔镇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第三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青梅示范镇。同年,该镇的龙堀村青梅示范基地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认定为国家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青梅产业已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成为该镇农业支柱产业和强势产业之一。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近期,该镇制订了《高埔镇2015年农业“一镇一品”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提出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一镇一品”工程建设力度,推动青梅产业加快发展。
确立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
依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该镇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青梅产品,特别是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名优特青梅新产品。重点抓好大户生产,以专业户带动专业村、以专业村带动专业镇,逐步形成青梅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该镇将积极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工艺,加强青梅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攻关,推进科技创新与转化步伐;加强技术推广,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原则,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加快培育一大批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经营基础的农村实用人才。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该镇将积极培育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农民经纪人在联结生产与市场方面的巨大作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把“一镇一品”专业镇作为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或订单农业等形式参与“一镇一品”工程建设,使“一镇一品”工程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产业体系,全面提高“一镇一品”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品牌培育
品牌培育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该镇提出,要强化质量和品牌意识,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积极注册商标;引导、支持青梅产品分等级、分装销售;做好普宁青梅地理标志(原产地标识)保护工作;推进后续加工,提升产品档次;加强品牌培育、认定、宣传、保护和推广,不断提高品牌的内涵和知名度,打造一大批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
注重市场营销
该镇提出,要认真研究市场,建立健全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发挥市场引导作用;要深化与北京首农集团的合作,借助北京首农集团的营销网络、市场品牌等,将该镇青梅新产品输送到北京、北方乃至全国各地,扩大市场覆盖率;努力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企业,积极采用农超对接、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搞活农产品流通;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参与各类农博会、农交会,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市场。
多渠道增加投入
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农业的投资。该镇将整合项目,多方争取上级加大对特色农业生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经营、科技示范推广、农民培训等的投入力度,夯实“一镇一品”工程建设基础;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鼓励、引导国有农业集团、外出企业家或大型农产品供销企业到普宁投资兴办农产品生产基地,增强“一镇一品”发展动力;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本优势,通过“镇企互动”、“镇企对接”等形式,建立良性互动的投入机制;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增强农民自我投入的主体意识。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为此,该镇将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积极发展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根植于农村、服务于农村,提高金融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农业企业、合作社、生产大户融资难问题;鼓励国有农业集团、民营企业合作筹资成立农业投资开发基金,以全资、参股等形式参与“一镇一品”工程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动力;扶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打造“高埔农业航母”,提高国内外市场影响力;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分散转移农业生产风险,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