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八景之昆岗松韵

普宁八景之昆岗松韵

新闻来源:深圳市普宁商会 发布时间:2015/5/7 15:27:14

  在广东洪阳镇之东北侧昆头村中间,原故城诸水流经此处汇合归一而出。该处小山隐伏,奇石蹲踞,古松浓郁,蔚然而秀。明崇祯初年在山冈上构筑文昌阁,后为台风所毁;清乾隆八年(1743年),于文昌阁旧址上建昆冈书院。道光年间又于院内增建韩文公祠,祠前一月眉形大石,刻“小韩山”三个大字。此外,在韩祠前壁上尚有一块石碑,刻着韩愈手迹“鸢飞鱼跃”四个大字及“退之”二个小字。据考“鸢飞鱼跃”乃韩愈被贬任阳山县令时所作,石刻旧迹今尚存阳山县。昆冈的“鸢飞鱼跃”乃是道光年间从阳山县钓台拓印而来。据说,昆冈从前也称小韩山,山上石崖题刻的诗词甚多,字体楷、生行、草兼有,各呈千秋。原书院四周,古松数顷,参天蔽日;清流潆洄,日夜奔流。真个是:度水松涛入院流,芸窗相对爽如秋。

  昆岗亦姓韩,刺史安知几?
  披卷古松前,风飘仙乐起。

 

  昆冈书院在普邑故城洪阳镇东侧昆安村。清·乾隆八年(1743),知县萧麟趾同意生员方文灿等的请求,主持创建书院,以兴重文之风。 书院门楼一间,榜曰:“昆冈书院”,中座叫“蕴玉堂”,三间式,中为讲厅,为生员听讲及会课之所,备列规条与课程,旁一为掌教书房,一为其卧室;后堂高阁一所,八角二层楼。楼上供唐代大文豪、潮人甚为推崇的韩愈韩文公像,并贮藏经史子集诗文等书;阁后还有一轩,名为“琢玉轩”,为师生讲学场所。此外,自阁及堂环列厢房27间,为诸生员学舍。偏西为厨房、厕室,共计正、从房屋34间。又韩祠后有一石,曰:“龙宫井”,旁又有一石曰“连珠台”,为萧麟趾题刻,并拓阳山钓台韩愈所书的“鸢飞鱼跃”四个大字及“退之”二小字,勒石嵌于祠壁。

昆冈书院为清普邑三大书院(其二为三都书院、上社书院)之一,历二百余年仍保存完好。该地怪石磷峋、古松掩映。《普宁县志》有“古松浓荫,石室珠连,书院在其上,游目烟景,足助文心,当清风徐来,松涛与书声相答,令人神移”之记载,号称“昆冈松韵”,为普宁古“八景”之一。且有明知县朱统爱女朱玉仙的墓地——“天潢小裔墓”,有保存完好的碑文《香云记》和石刻“何山”字迹,确是一处胜迹胜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