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

新闻来源:深圳市普宁商会 发布时间:2015/6/23 11:08:37

                

                              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成立旧址——白暮洋村杨氏祖祠。

  70年前,战斗在粤东潮汕地区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部队,它的前身是抗战初期的汕青游击队及以后的韩江地区敌后抗日游击小队和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抗战时期,这支部队在日、伪、顽军的夹缝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有力地打击了日、伪、顽军,并在激烈的战斗中,由原来仅有一支数十人的敌后游击小队,发展到拥有3个支队、2000多人枪的韩江纵队,还有数以千人计、遍布潮汕各地的秘密游击小组,成为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潮汕失地,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宋斌

 汕青游击队(1939.7~1940.4)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潮汕党组织努力贯彻党中央关于大力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指示,积极准备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39年6月,当日军入侵潮汕,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人民惨遭蹂躏的危急时刻,中共潮汕中心县委以党领导的岭东青年抗敌同志会为骨干,组建了潮汕青年抗日武装大队,简称汕青游击队,全队共100多人,这支队伍深入敌后,打击敌人,进行了多次战斗,共毙伤日军10多名。同年9月,游击队深入云步墟活捉日军特务长加藤始助。10月参加乌羊山保卫战,奔袭云步日军据点,毙伤日军30多名。1940年1月25日,游击队夜袭阁州敌人据点,共毙伤敌数名,俘敌9名,缴枪19支。4月,当出现反共逆流,威胁着汕青游击队公开的抗日行动的时候,这支队伍就灵活地转入地下,坚持长达4年之久的隐蔽斗争。

 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1944.11~1945.6)
  1944年冬,中共潮汕党组织在恢复活动的同时,抓紧筹建抗日武装队伍。1945年春,日军大举入侵潮汕腹地,揭阳、普宁、惠来3座县城相继陷落,潮汕党组织决定加快步伐,成立抗日游击队。3月9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在白暮洋村杨氏祖祠宣告成立。林美南任游击队党代表,王武任队长,曾广任政委,林川任政治处主任,谢育才任军事顾问,张珂敏任军需处主任。游击队下设两个中队、一个短枪班。游击队决定在横跨普惠南、有着光荣革命斗争历史的大南山区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11日晚游击队开赴大南山的锡坑乡,并在大窝村设立了司令部。13日,游击队公开发布了《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成立宣言》,阐明了游击队驱逐敌人,光复家乡的任务;并郑重宣言:“我们要驱逐敌人,恢复家乡,最主要是依靠潮汕人民的民主团结,组织武装和坚决斗争。各抗日党派、各阶层、各武装部队必须精诚联合一致,对日寇作战。”《宣言》给乡土沦陷的潮汕人民以巨大鼓舞,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游击队在大南山站稳脚跟后,组织小型队伍机动灵活开展游击战。战斗震慑了敌伪,迫使驻南径、麒麟等地日军纷纷龟缩回县城。自此,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声威大震,青年们纷纷前来参军参战。至5月下旬,游击队发展至500人,扩编为两个大队和一个警卫连。

 与此同时,潮澄饶敌后游击队也举起了“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的旗帜,采取平时分散隐蔽、战时集中行动的方式和昼伏夜出、有备而击、化装奔袭、打了就走等战术,进行顽强的战斗,与潮普惠揭方面的队伍互为呼应。游击小队神出鬼没的胜利战斗,给人民群众以极大的鼓舞,使日军惊慌失措,伪军和汉奸谈虎色变,人人自危。1945年春,游击队派员与原十九路军抗日将领翁照垣领导的队伍联系,团结对敌,并组建“广东省第八区民众抗日自卫团指挥部南山第一中队”,游击队派钟震任副中队长,并调整一批秘密党员担任该队骨干。这支队伍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先后进行多次战斗,击毙日军5名,汉奸1名,活捉日军2名。

 韩江纵队的成立及发展(1945.6~1945.9)
  1945年6月下旬,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根据中共广东省临委的指示,扩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林美南任司令员兼政委,谢育才任军事顾问。潮普惠方面的队伍在流沙同时改编为韩纵第二支队,林川任支队长兼政委,下辖4个大队、1个独立中队,共780人枪,至7月发展到1000余人枪,成为韩纵主力部队,战斗在潮普惠南地区,并创建了大南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8月初,第三支队在揭阳粗坑村成立,古关贤任支队长,曾广任政委。下辖1个大队和1个独立中队,共260多人枪,战斗在揭丰华地区。

 8月13日,周礼平等率领潮澄饶敌后游击小队100多人枪赴居西溜村,与钟声、陈子诚等带领的部队会合,编成韩纵第一支队,周礼平任支队长兼政委,下辖1个大队,共350人枪,战斗在潮澄饶地区。

 此时,韩江纵队辖3个支队,2000多人枪,达到全盛时期。在潮汕党组织领导下,韩纵全体指战员以旧劣的武器装备,高昂的士气、英勇战斗在潮汕地区以及丰顺、五华、陆丰、兴宁的部分边界地区,共牵制了日、伪军1000人以上。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0日,潮汕各地日、伪军集中于汕头市缴械投降。9月28日,日军南支那派遣军司令田中久一的代表富田直亮在汕头市签署了投降书。至此,潮汕的抗日战争结束。

(编辑:林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