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上午,普宁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普宁商会副会长兼党支部书记陈建成带队前往普宁市洪阳文化广场方方纪念馆,缅怀革命先辈,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培育新的时代拼搏精神。
参与本次活动的还有党员肖文荣、詹少伟、李梦生、赖伟丰,预备党员罗奇通,入党积极份子谢锐明、李利标、林坚耿、陈海诚、赖伟丰、刘乐新、苏俊勇、田秋填等。


方方纪念馆一览
大家肃立在方方同志的塑像前,认真听取黄军馆长的讲解。据悉,出生于1904年的方方同志原名方思琼,普宁洪阳人。少年时期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十几岁便参加革命。1926年春转为中共党员,历任中共潮安县支部书记、普宁县委书记、汕头市委书记等职。解放后,任中共华南分局第三书记、广东省人政府第一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侨委党组书记、副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等职务。方方同志一生为国无私奉献,作为我国侨务活动的卓越领导人,他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作了大量工作,彪炳千秋。

大家认真听取黄军馆长的讲解
馆内的展品有方方同志革命活动的情况介绍、照片、实物共300多件。展品陈列共分六个部分,展示了人们对方方同志的尊敬和怀念,其光辉业绩永远铭刻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心中。



大家认真参观方方同志革命生平陈列室
方方同志革命历程
在黄军馆长的带领下,大家井然有序地参观了方方同志革命生平陈列室。黄军馆长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方方同志的生平和革命斗争史,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方方同志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

展览陈列区一览
少怀中华凌云志
少年时期方方就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1919年就积极投身“五四”爱国学生运动,1926年转为中共党员,立下“为党牺牲一切”,革命到底的决心,自此便开始了他的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革命生涯。上世纪20年代,方方在家乡普宁扩大农会组织,领导农会的革命活动,被方姓地主劣绅视为眼中钉,扬言要把他开除出方氏族谱。方方听后斩钉截铁地说:“不准我姓方,我偏要姓方,而且还要用方字来取名。”从此,方方的名字就传开了。通过改名,方方同志表现出了他对旧势力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以及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在革命期间,方方经过血与火的锻炼考验,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他组织工农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还参与创建东江红军和革命军局地,与中央苏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促进全国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崛起闽西有俊声
1930年,方方来到潮阳、普宁、惠来交界的大南山,参加闽粤赣边区党的第一次代表会议,方方任大会秘书长。大会讨论了把三省边界根据地联成一片和扩大红军等问题。
1933年春,方方在发动群众生产支前和扩大红军工作上获得了优异成绩。只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方方就把他所在的才溪乡创建成全苏维埃“第一模范区”,因此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会后,他调任闽西苏区工作,领导闽西革命。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军队对闽西游击区采取各种毒辣手段,在这艰苦的岁月里,方方始终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和坚定的革命意志,红军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保存了闽西南革命力量。
1937年4月至9月,方方受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委托,到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在延安,方方受到毛泽东、张闻天、朱德等人的接见。方方向党中央汇报了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工作情况,列席了中央的一些工作会议,并到中央党校、抗大作了《三年游击战争》和《三年群众斗争》的报告。
毛泽东高兴地对方方说:“你们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保留了这么多干部,保留和发展了部队,保留了二十万亩土地,保卫了苏区广大群众利益,这是伟大的胜利。”“你回去问候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各同志好。你告诉他们,你们三年的苦斗有很大的成绩。”

方方曾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一道坚持了艰苦卓绝的闽西和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图为1943年8月,方方(右)与张鼎丞(中)、安子文(左)在延安中央党校合影
不仅仅在普宁市,在福建省上杭县设有方方纪念馆,在长汀县设有方方纪念园。同广东揭阳、普宁、上杭、长汀等地的人民一样,永安人民也没有忘记让燕江红旗不倒的红军将领方方,当年方方办公室也保存完好,并且悬挂着方方的相片;方方在吴地村的旧居和红九团留下红军标语至今还保存完好。
抗日反顽智勇全
抗日战争期间,方方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在广东、广西、福建一带领导、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和抗日人民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在参与创建新四军二支队后,方方根据闽西南、潮梅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巩固闽西南,大力发展潮梅新区”的方针,广泛组织抗日救亡团体。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后,方方根据党中央关于华南工作“一切为着发展游击战争”的指示,要求各地党组织发动群众,开辟农村与山地的游击支点,并亲临潮汕,布置在潮汕铁路沿线开展游击战,抗击日军的侵略。
1941年春,方方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领导粤北、南、闽西、闽南、潮梅、广西、琼崖、江西、湘南等地区党的组织和抗日斗争。
在抗日战争期间,方方积极发展、巩固党的组织;吸收培训大批来自漳州、厦门、潮汕和海外归国青年,为党造就了一批抗日骨干;广泛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投入抗日斗争的洪流。这一切为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在所辖区域发展武装斗争、迎接大军南下、解放华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擎起南国一方天
抗战胜利后,方方被任命为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第八小组少将中共代表,到广州执行停战协定和解决华南抗日游击队北撤问题。1946年1月25日,方方飞抵广州,他决心以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智慧,去争取斗争的胜利。在上级和当地党组织配合下,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终于达成东江纵队北撤协议,为党保存了有生力量。全面内战爆发后,党中央为加强华南党组织的领导,调方方到香港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书记。在任期间,方方把香港打造成华南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

1948年方方与夫人苏惠在香港
这一成果,为南下解放军主力解放广东创造了特殊的有利条件,为新中国长期利用香港打下了坚实基础,为香港回归祖国树立了一块厚重而又瑰丽的奠基石。毛泽东致电称赞方方等同志领导的华南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1949年8月,方方到赣州迎接南下大军,参加了由叶剑英主持的华南分局扩大会议。会议研究了解放广东的作战方案,解放后华南党政军的人事安排等重大事宜。会议肯定了方方同志等领导的华南分局和各地党委做出成绩,这些成绩给人民解放军主力进入华南及广东作战,最后完成解放华南及解放广东全省的任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获得解放。11月11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主要领导在欢庆广州解放的检阅台上,左起:方方、赖传珠、叶剑英、陈赓、邓华广州解放后,方方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协助叶剑英同志主持广东的工作。在这期间,他为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0年,方方兼任广东土改委员会主任,他根据《土改法》和中央的部署,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土改运动,以推翻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
侨务风范炳千秋
1955年春,方方被调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主持工作。为贯彻执行国务院侨务政策,方方每年都至少有两次到侨乡基层调研,有时长达三四个月。他不辞劳苦,走遍南方各省,深入基层,广泛接触各阶层的侨乡,听取他们的意见,结合侨务工作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侨务工作的展开。

1960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的批示,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任命方方为委员兼办公室主任。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方方推动有关地方增办几十个国营华侨农场、林场、华侨投资的工厂企业,增办华侨中等补习学校以及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既使归侨得到妥善安置,又使归侨为祖国建设事业发挥所长。
方方作为我国侨务活动的卓越领导人,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作了大量工作,把祖国对华侨的关怀送到他们心坎上,使归侨感受祖国的无限温暖,受到广大华侨的拥护和爱戴。
英名不朽史流芳
在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方方常常独当一面,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具有强烈的开拓和进取精神;他又从不怕任何挫折,总能在逆境中做出新的成就。
回顾方方的革命生涯,他对革命事业作出了十大贡献:组织工农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参与创建东江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参与创建闽粤赣边苏区;参与领导闽西南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参与创建新四军二支队;领导华南抗日战争;领导华南游击战争;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广东全境;协助领导广东经济建设,尤其领导了广东土改;协助支持党和国家侨务工作。
在十年动乱中,方方同志遭受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1971年9月21日,含冤与世长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拨乱反正,为方方举行隆重追悼会,为他平反昭雪,全面正确地评价他的一生。
1994年7月13日,广东省委举行“纪念方方同志诞辰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同意中纪委《关于对方方同志问题处理意见的请示》,彻底为方方同志平反。
方方同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念念不忘党的事业,充分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耸立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题词

倾听了革命故事,瞻仰了革命文物,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熏陶,大家纷纷表示,七十一年风雨兼程,七十一年砥砺前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今天的强起来,书写了一步感天动地的奋斗史。我们应该牢记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