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风自南,于斯为盛
广州南沙,衔珠江而临大洋、通内地而向海外。从珠江口最南端的古海湾到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如今,南沙正亲历粤港澳大湾区崛起的时代胜景。
6月14日,国务院发布《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域战略高度,对大湾区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由此,南沙开启了“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全新发展阶段。
近日,星河控股集团携手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广东海丝研究院,举办的“擎引珠江·对话南沙”湾区媒体、智库对话论坛活动在南沙星河东悦湾举行。
此次对话论坛上,国家高端智库房地产研究员宋丁,知名财经评论员、资深媒体人刘晓博,广东海丝研究院研究部总监于有银,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财经专栏作家今纶等专家学者共同展望南沙未来发展,献计湾区新增长极。
01.解读《南沙方案》,期待南沙华丽蝶变
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成为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南沙方案》
国家高端智库房地产研究员宋丁:《南沙方案》传递的特别信号是全面合作,在粤港之间,南沙相当于中间的焦点。关键是如何把《南沙方案》中提到的粤港澳全面合作这么一种架构和方向发挥得更好。抓住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机遇,对于南沙的快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南沙方案》中有非常多的具体政策,比如说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优惠等,如果把这些都充分利用的话,粤港澳全面合作在南沙会有一个深度扩展和迅速的反超。

国家高端智库房地产研究员宋丁
知名财经评论员、资深媒体人刘晓博:《南沙方案》有两个重要的关键词,一是频繁提到科技创新,二是金融业。从方案可见,广州在借南沙补短板,所以南沙对于广州未来发展来说是画龙点睛,或者说是迈上更高层次的一个关键。广州如果要跟北上深继续并驾齐驱,突破点就是金融和科技。广州是传统的地理中心、交通中心、商贸中心,传统产业、汽车都很发达,但科技创新和金融上面却缺少一些配置。《南沙方案》中提到,广州全面在科技创新和金融上发力,一旦形成有利态势,那南沙副中心跟主中心之间就形成了强烈的互补关系,对广州的未来保持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也决定了南沙未来不同凡响。
知名财经评论员、资深媒体人刘晓博
广东海丝研究院研究部总监于有银:《南沙方案》跟《前海方案》、《横琴方案》一样,都是为了促进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面合作发展,为了拓展粤港澳的合作空间。不同的是,《南沙方案》更突出的是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这两个关键词。一方面关联协同粤港澳,利用南沙目前现有的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交流机制、香港科技大学这些重要战略平台,统筹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促进粤港澳三地的高效流通,提升整个粤港澳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面对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布局下,南沙通过自身自贸区的优势,能够更好发挥它协同湾区、面向世界的一个重大战略平台和相关功能。
广东海丝研究院研究部总监于有银
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财经专栏作家今纶:南沙承担了广州在金融行业超前突破的角色。广州未来一定会利用南沙向中央争取更多金融政策,进而拉动广州整体的金融发展水平。另外,广州也有非常重要的芯片企业落户南沙。南沙是湾区的几何中心,未来将是湾区之芯,新能源、芯片制造等等行业都是值得期待的。南沙不仅是简单的城市副中心,伴随轨道交通网的织补,它和主城区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幅度缩小,南沙将是广州联系深圳、东莞、珠海、中山以及香港非常重要的战略支点。事实上,广州对南沙是寄予厚望的,南沙的经济增速去年广州第二,今年一季度也是非常快,未来南沙的经济增速可能会超越我们的想象。
湾区(南沙)改革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财经专栏作家今纶
02.南沙历史新坐标:广州、港澳、大湾区
引领带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
强化南沙航运、贸易、金融等综合服务功能,携手港澳建成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开展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港澳开拓更为广阔发展空间,更好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南沙方案》
宋丁:南沙是整个大湾区的地理中心,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并不由地理位置而决定。各种资源要素的聚集,人口、产业、资金、技术、管理、文化等等都是重要因素。如今,南沙面临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如何在国家的重大政策面前,把地理中心优势成功转化为核心吸引力。港澳这么多年来积累了国际化的整套秩序,资金、技术、管理都很先进,广东拥有高端制造业和多类型科技产业,如果将资源集聚到南沙,南沙将具备发展的先决条件。
刘晓博:从地理位置及发展上分析,香港对于南沙、前海都是催化剂。对于南沙来说,广州向南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选择,跟深圳和香港实现了近距离的对接,接下来深港资源就会集聚。同时,南沙拥有国家级的政策,广东省的政策,“黄金内湾”前景可期。
于有银:2012年南沙成为国家级新区,2014年变成自贸区,2017年成为广州市的副中心,2019年变成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示范区,2022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的战略性平台,每隔2-3年,南沙的战略定位都会有一个大的提升。目前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主要向南沙、前海还有横琴聚拢。南沙是腹地,资源充足,地理位置突出,交通体系完善,所以说南沙位于三点之间,它更有可能成为联动湾区发展,成为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合作开放的一个平台。
今纶:南沙,它有两个很突出的特点,一是科技,二是国际化,每一次出台的政策都与国际化相关联,其中显著的标志就是港科大(广州)的落地,释放的是南沙真正国际化的一个鲜明特征和勇气。港科大(广州)像播撒火种一样,对于整个广州、南沙的国际化进程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展望未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在港科大(广州)的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对于广州的国际化,对于南沙的国际化,有非常突出的作用。未来南沙还有更多国际化的举措,以及跟国际化有关的实体会继续落地。
03.媒体、智库点睛——《南沙方案》关键词
先行启动区——枢纽带动、多点支撑、整体协同

于有银:《南沙方案》选取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3个区块作为先行启动区,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充分发挥上述区域依托交通枢纽快捷通达香港的优势,加快形成连片开发态势和集聚发展效应,有力带动南沙全域发展,逐步构建“枢纽带动、多点支撑、整体协同”的发展态势。先行启动区的选择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考量:一是具有国际化的元素,二是智能化的交通网络,三是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人才吸引力——安居乐业、人之所向
宋丁:一般来讲,人才是由相对比较弱的地区流向发展强的地区,这是个大的趋势,未来也不会改变。南沙对于人才的流入非常迫切,而人才的流入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没有“活”干,二是收入如何,三是安居乐业。这三个条件具备了,人才爆发就来了。
产业结构丰富——期待未来科技巨头
今纶:南沙的产业结构比较丰富,也很高端,包括人工智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互联、新能源汽车、海洋科技等等。广州一定会下重金,而且不惜成本的建设南沙。广州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人才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科技投入等等陆续落地。未来,南沙将容纳更多的超大型企业,包括一些重要的科技巨头。
未来南沙——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
刘晓博:综合来看,深圳和东莞对于国际市场的融入程度更高,广州也要如此。广州以南沙作为城市副中心,朝南发展,拥抱海洋,协同港澳。香港是外资进入中国的一个重要通道。《南沙方案》将加快推进广州进入整个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放,尤其是金融业的提升。
04.深耕南沙:星河17载,见证南沙蝶变崛起
17年前,星河初入南沙时,还未有完整的城市界面。如今,伴随着国家政策次第落地,南沙步入了全新的发展时空。
从蓝图到现实,从农田到港区,从滩涂到工地,如今南沙已成长为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化滨海新城,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道道飞虹横江跨海。
未来城市、未来社区,在南沙有了新范本。作为广州唯一具有山、城、田、江、海多元空间形态的城区,南沙将打造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品质空间。
从灵山岛尖到蕉门河畔,再到如火如荼的庆盛枢纽,星河与南沙一起,正高标准规划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城市,践行城市运营引领者的使命担当。
深耕南沙的17年,星河先后打造了12个项目,既包括山海资源豪宅——星河丹堤;亦有自带10万方COCO Park商业配套、华师附小在旁的人居典范——星河东悦湾;更有矗立于灵山岛尖的星河发展大厦,勾勒着南沙的天际线。
每一座星河至美人居都是南沙热盘的代表,收获了业主口碑,“在南沙,买房选星河”成为了南沙人的置业默契。目前,星河南沙在售项目包括星河东悦湾、星河畔月湾等多个项目,区域占有率排名第一,在南沙市场上受到客户高度认可。
星河华南区域置业地图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走向纵深,观察南沙的视角将彻底改变。这里不再是遥远的广州边缘,而成为广州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的重要承载地。
踏上新征程,南沙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星河也必将勇立潮头、踏歌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