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超亿元村名单。根据公示显示,普宁市洪阳镇宝镜院村以全国“一村一品”(花卉)示范村入选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
今年,是乡村特色产业“亿元俱乐部”名单出现在公众视野的第三个年头。从2020年开始,国家农业农村部每年对已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测,确定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超亿元村名单。相较于2021年,此次公示的名单中,宝镜院村成为新增入选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榜单“选手”。
坐落在洪阳镇东部的宝镜院村是著名的“花卉苗木之乡”,全村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从业人员约1.1万人。近年来,该村立足传统种植基础,发挥科学技术优势,以“五动”助推花卉苗木特色产业发展,闯出了一条“花木致富”的新路子。
近年来,该村一方面打破用地制约,向外发展,花农赴珠三角和海南、江西、福建、云南等20多个省市拓展经营花木场;另一方面,建立宝镜院花卉信息网站,及时发布新技术和新信息,通过电商渠道帮助花农进行网上促销。
近年来,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单位”“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名村”“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先后多次被评为揭阳、普宁二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卫生村”“文明村”。
宝镜院村,是普宁市洪阳镇的一个特色村庄,更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普宁县委成立之地,全村有15位革命烈士。2003年,利用第二轮土地调整契机,全村花果木业发展有了实质性的“飞跃”。近年来,“立足传统种植基础、发挥科学技术优势、特色农村全民致富”的宝镜院村致力打造绿美乡村,成为闻名遐迩的花卉苗木之乡,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近日,记者来到宝镜院村,看到村里一户一花园,2000多户就是2000多个花园。规模之大,让人仿佛置身于百花园之中。宝镜院村总人口1.3万人,耕地面积1985亩,山地面积8500亩,村里农户经营种花育苗,花木业成为家家户户的主业。在这片红色沃土上,老区人民继承革命传统,追求美好生活,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普宁市博物馆里,关于宝镜院村陈氏祖祠的革命历史有相关记载:八一南昌起义军入普,伤病员养伤的地方。当时贺部炮兵连连长、共产党员邓宝珍曾在这里和附近养伤,后来同一批起义军指战员留普宁,参加当地革命斗争。邓宝珍于1927年12月任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六团参谋长。村党支部书记陈锡钮打开手机相册,一张该村陈氏祖祠的记载照片和一张写着“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照片是他引以为傲的村史资料。据了解,1927年9月下旬至10月,八一南昌起义军进入潮汕时,接收了起义军伤病员到宝镜院村陈氏祖祠疗伤。1927年11月初,中共东江特派员陈魁亚从海丰带领彭奕、陈守任等党员干部到普宁筹建县委,中旬在此正式成立中共普宁县委员会,县委机关也设置在这里。正是宝镜院村有了这一次与革命“接触”的机会,宝镜院村涌现了15位革命烈士,他们为国献出年轻的生命,留下宝贵的红色文化基因。
宝镜院村是普宁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宝镜院村陈氏祖祠曾是中共普宁县委的成立旧址,因而宝镜院村被认定为“革命老区村”,陈氏祖祠也作为“广东省革命遗址”申报成功。
早在清朝道光年初,宝镜院村培育花果苗木便有“果苗之乡”的声誉。全村到处皆是大大小小的花果苗木圃,各家各户都靠种花木致富。在长期的实践中,村民们慢慢积累了培育花果苗木的经验,都在各自的承包地上进行花果苗木的培植。2003年,利用第二轮土地调整的契机,该村组织召开了由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和在外发展花木业的乡亲参加的研讨会,共同探讨宝镜院村花果木业的发展走向,决定对全村耕地和山地进行重新规划,把每户一处土地调整为每户一个小花园,各户花园集中在环村周边的土地上,便于集体种植和配送,并配套纵横交错的机耕道和排灌渠等设施。通过调整,释放了生产力,宝镜院村的村民开始尝到了甜头。陈锡钮提到一个对比数字,宝镜院村村民在当地信用社的存款额由2003年的400多万元到今年已超过2亿元。“勤劳致富是我们的特色,一个个花园就是幸福的保障。虽然春节前是花木销售旺季,但是正月初一就已经在田头打理果苗的村民随处可见。”村委会主任张桂龙介绍,村里的2000亩土地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村民们种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去到邻村租地种植,更有500多户花木大户到珠三角和海南、江西、云南等地拓展花木市场。在扩大种植的同时,宝镜院村特别注重花木业新的资讯和技术,注册成立了“普宁市万花园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据初步统计,该村培育的中外各式花卉、盆景、果苗、木苗等四大类500多个品种,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全村拥有200多名中级园林、园艺工程师。
来到宝镜院村,环村路绕一圈5公里,再登上石门坑水库,看看四面环山、风吹水动的自然美景,心中惬意。拥有地理优势、产业基础的宝镜院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走出一条“绿色经济发展带动村富民裕”的新路子,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宝镜院村先后投入16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修筑村道、机耕道35公里,桥梁、涵洞23宗,排灌渠600多米;增设大功率变压器6座,配套长6公里的高压线路和低压线路;建设村办公大楼,设立农民书屋;建设一级公厕5座、二级公厕15座,建设自来水厂,建立电商多媒体室,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等。此外,已建成的水吼溪桥能承载100吨重,结束了该村东部无路可通行大型车辆的历史;东部花卉苗木种植和销售基地也正在开发;修建好的休闲绿道及村民活动中心,使村民有了更多的锻炼活动空间……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宝镜院村大力提升村庄“颜值”,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目前,宝镜院村与保洁公司签订了卫生管理承包合同,有了常态化的保洁体系。同时,宝镜院村不定时发动党员群众进行家园清洁活动,全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垃圾日处理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