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强县丨普宁获得广东县域“发展潜力”排名第一,“城镇化综合水平”排名第二,“综合发展力”排名第六

广东强县丨普宁获得广东县域“发展潜力”排名第一,“城镇化综合水平”排名第二,“综合发展力”排名第六

新闻来源:深圳市普宁商会 发布时间:2025/4/27 16:25:20


据南方新闻网、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报道:4月14日,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发布《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广东省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报告》,其中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潜力普宁排名“第一”,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普宁居“第二”,“综合发展力”普宁位居第六,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潜力
普宁排名“第一”

广东县域经济发展潜力评价来看,普宁市、四会市、台山市、博罗县、东源县、新兴县、阳春市、鹤山市、开平市、惠东县、恩平市、蕉岭县、乐昌市、兴宁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位列前十五。

这表明,“百千万工程”持续赋能发力,粤东西北县域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势头强劲,特别是粤北山区的发展优势加强。

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
普宁全省排名“第六”
粤东西北“排名第一”

根据最新发布《广东统计年鉴2024》的相关数据测算,广东县域各县(市)经济综合发展力前十五位为:四会、博罗、惠东、台山、鹤山、普宁、开平、惠来、高州、东源、廉江、海丰、新兴、信宜、化州。

其中,粤东西北县(市)的经济综合发展力排名上,普宁市、惠来县、高州市居前三。

广东县城新型城镇化发展
综合水平普宁排名“第二”

广东省各县城新型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评价前20位为:化州市、普宁市、廉江市、惠东县、博罗县、高州市、吴川市、开平市、信宜市、雷州市、四会市、英德市、台山市、陆丰市、阳春市、兴宁市、五华县、海丰县、罗定市、鹤山市。

报告显示,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十分显著,尤其是以粤西、粤东、珠三角与粤北地区的表现差距较大。粤西地区表现较好,化州市、普宁市等县城的综合发展潜力突出,形成了多个高潜力县城,具备较强的经济活跃度和较高的文化竞争力。

广东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区域发展呈现西强东稳、北弱南进的特征。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多维失衡且矛盾深度交织。同时,各区域内部呈现非均衡特征,粤东评价得分离散度最大,粤北地区标准差最小,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广东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呈现核心城市极化与边缘县域塌陷并存的特征,且与人口潜力、经济活跃度的空间分异高度耦合。


普宁市
人口发展潜力“排名第一”
文化竞争力“排名第二”

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平台。在经济、人口、空间和文化四个维度的指标通过网络大数据,对全省57个县(市)县城进行量化评估。

从全省57个县(市)县城人口发展潜力评价来看,普宁、廉江、高州居前三,其中潜力最高为普宁市(84分),领先最低的县81.5分,两者相差24倍。从区域发展差异来看,广东县城人口发展潜力评价结果区域间梯度差异显著,关键性结构矛盾凸显。同时,各区域内部呈现非均衡特征,粤东县市评分离散度最大,珠三角地区标准差最小。这种区域间落差叠加区域内部分化的双重特征,构成广东县城人口潜力空间分布的核心矛盾,需针对性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从全省57个县(市)县城文化竞争力评价结果看,化州、普宁、惠东居前三,其中最高为化州市(66.99分),领先最低的县63.03分,两者相差16.92倍。从区域发展差异来看,广东县城文化竞争力区域发展失衡特征同样显著,文化竞争力结构性矛盾呈现复合特征。